ID: 21922411

第4章 基础实验3 燃烧条件的探究(课后作业评价)2024-2025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日期:2025-11-1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9次 大小:2226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作业,化学,九年级,教版,2024-2025,评价
  • cover
第 4 章 认识化学反应 基础实验 3 燃烧条件的探究 班级: 姓名: 1. 下图中所示实验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 条件。 小莹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 实验事实: ①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燃烧;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通入 O2 前, 白磷均 不燃烧;通入 O2 后, 甲中白磷不燃烧, 乙中白磷 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甲 乙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 40℃; 红磷的着火点为 240℃。 A.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 接触 B. 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 火点 C.若将甲中的白磷换成红磷,能验证可燃物燃 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若将乙中的白磷换成红磷,能验证可燃物燃 烧需要与O2 接触 3.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两组兴 趣实验(a、b 管的体积相等,夹持装置已略去)。 已知:①白磷的着火点为 40℃ , 红磷的着火点 为 240℃; ②2NaOH+MgCl2—Mg(OH)2 ↓+2NaCl; ( 1)如图 1 所示进行实验 。关闭 K, 向烧杯中注 入一定量的 90℃的热水至图中虚线处。一段 时间后,观察到 a 管中的现象是 。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是 。对比 a、 b 管中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 。 (2)如图 2所示进行实验 . 关闭K,分别用排水集 气法收集 体积的氢气于两管中。再将镁条 和大理石分别置于 a、b 管口内, 向烧杯内逐滴 加入浓盐酸,a、b 管内均有气泡产生,其中 a 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利用表中装置进行下列实验。 已知:白磷的着 火点为40℃。 实验装置 实验 1 实验 2 Ⅰ. 取下注射器, 吸入红颜色的 水 , 再 插 入 橡 胶 塞 。Ⅱ . 在 燃 烧 匙内加入足量 白磷 ,塞紧瓶塞 , 放入盛有冷水 的 水 槽 中 , 白 磷 不燃烧 Ⅰ. 将实验 1 中的整套装 置转移到热 水中加热 , 白 磷 燃 烧 。Ⅱ . 待白磷熄灭 后 ,再将整套 装置放入冷 水中冷却 ( 1)组装仪器后,用手向下推注射器活塞。松开 手后,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又回到原处,该现象说 明 。 (2)对比实验 1 和实验 2 可知,欲探究的燃烧条 件是 。 (3)写出白磷燃烧的方程式: 。 (4)该实验还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若该 装置集气瓶的体积为 250 mL,则进入瓶中红颜 色水的体积约为 mL。 5. 下面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 意图: ( 1)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 中棉球上的酒精 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 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 由 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2) 实验二:装置中木屑燃烧,煤粉没有燃烧,说 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3)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密闭 容器中, 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 气含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填序号)。 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21%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 数为84% 第 4 章 认识化学反应 基础实验 3 燃烧条件的探究 答案与点拨 1.C 2.D 3.( 1)白磷燃烧,产生白烟,a 管中液面上升 4P+ 5O22P2O5 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Mg+2HCl— MgCl2+H2 ↑ [点拨:(1)由于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 火点为 240℃, 故向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 90℃ 的热水至图中虚线处时, 白磷燃烧, 同时产生大 量白烟(五氧化二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P + 5O2 2P2O5; 由于燃烧消耗了氧气,则 a 管内 压强变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a 管中液面 上升 。对比 a、b 管中的实验现象, 可得出燃烧 的条件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加 酸之前,a 管、b 管都只装了体积的 H2,再将镁 条和大理石分别置于 a、b 管口内, 向烧杯内逐 滴加入浓盐酸后,a、b 管内均有气泡产生,是因 为镁条和大理石分别与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