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小调练习曲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c小调练习曲》的创作背景、结构特点,掌握乐曲表达的情绪。(2)通过欣赏、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和音乐鉴赏水平。(3)激发学生对音乐作品背后历史文化的探究兴趣,体会肖邦的爱国情怀,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肖邦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对《c小调练习曲》情感表达的影响;掌握《c小调练习曲》的曲式结构。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c小调练习曲》中复杂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共鸣。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设备:播放《c小调练习曲》的音频设备。 (2)《c小调练习曲》原文乐谱。 (3)肖邦生平及作品介绍的资料。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教师走进教室,热情地向学生问候:“同学们,大家好!”同时,教师快速检查学生的到课情况,确保每位同学都已到位。(生:老师好!) 导入新课 教师微笑着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c小调练习曲》,并提问:“同学们,谁知道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他为什么要创作这首曲子?”(生:是肖邦写的,他在听到波兰起义失败的消息后,感到非常愤怒和悲痛,因此创作了这首曲子。) 二、新授 1. 作者介绍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是一位波兰作曲家和钢琴家。他出生于华沙近郊,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肖邦在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便登台演出,不到20岁就已经声名远扬。肖邦一生不离钢琴,其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也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代表了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高峰。2010年是肖邦诞辰200周年,被波兰命名为“肖邦年”。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肖邦了解多少?(生:肖邦是一位伟大的钢琴家,他的作品非常优美。)教师补充:很好。肖邦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钢琴演奏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曲家。他的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他的钢琴曲,旋律优美,情感丰富。谁能再分享一下你对肖邦的了解?(生:我知道肖邦的夜曲特别出名,还有一些圆舞曲也非常好听。)教师引导:非常棒。肖邦的作品确实非常多样化,今天我们重点学习的是他的《c小调练习曲》。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首作品的背景。 2. 作品介绍 《c小调练习曲》(Op. 10, No. 12)创作于1831年9月。当时肖邦离开祖国前往巴黎,途中经过维也纳、慕尼黑,最终到达德国斯图加特。在那里,他听到了波兰起义失败并陷于帝俄之手的消息,内心充满了激烈的情感:愤怒、悲痛和强烈的使命感。这首曲子就是在这样复杂的情绪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暴力的愤慨,对祖国苦难的悲痛,以及对号召人们起来斗争的决心。 教师提问:为什么这首曲子被称为《革命练习曲》?(生:因为这首曲子表达了肖邦对祖国遭受侵略的愤怒和对革命的呼唤。)教师补充:没错。这首曲子创作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肖邦在得知自己的祖国遭受侵略的消息后,内心充满了强烈的愤怒和悲痛,并将这些情感融入到音乐中。这使得这首曲子成为了一个象征性的作品,不仅展示了肖邦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整个时代的情绪。教师引导: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首曲子,请大家注意乐曲的整体情绪和变化。 3. 欣赏《c小调练习曲》 《c小调练习曲》采用四四拍,是一首热烈的快板。它采用了比较自由的复三部曲式结构。 教师准备:播放《c小调练习曲》的音频,让学生整体感受乐曲的情绪特点。(生认真聆听)教师提示:同学们,在欣赏时,请注意乐曲的整体情绪和变化。这首曲子表达的是作曲家对暴力的愤慨,对祖国灾难的悲痛和号召人们起来斗争的各种复杂心情。 播放音频:教师播放《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