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教学设计 课题 《卖炭翁》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口 试卷讲评课口 其它课口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名篇,从内容和主题上说,有的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如《北冥有鱼》《大道之行也》等;有的是对现实生存状态的反思如《马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等,综观本单元的选文,无论是韩愈“不平则鸣”的呐喊还是有杜甫、白居易对民生疾苦的同情,都是一种关怀,一种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怀,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 《卖炭翁》这首诗是一首叙事诗,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揭露了“宫市”掠夺本质,反映了中唐以后统治阶层直接剥削、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第一节写卖炭翁劳苦悲惨的生活,第二节写“宫使”对卖炭翁的掠夺。诗人没有直接发议论,对统治阶层罪恶的揭露和控诉,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都蕴含在情节的叙述和人物形象的描写中,这是本文感人至深的重要原因。 学习本文时,首先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其次,要注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欣赏文中精彩的语句;第三,还要注意欣赏并初步学习古人描写的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加深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提高欣赏水平,写作时也可以有所借鉴,如本文中对卖炭老人肖像、心理、动作的描写。 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赏析和理解作品。新课程标准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由于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功底,具有初步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的能力。对于诗词的基本样式、朗诵技巧均有了相应的了解,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语感,所以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歌内容,教师可以从旁指导、督促,决不能包办代替。课前可利用问卷进行问卷调查,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多种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设计课堂活动分组竞争、刮刮卡奖励、播放视频,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自主地去探究,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学习目标 反复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品味诗歌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歌主旨。 重难点 1反复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2品味诗歌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评价任务 学生多次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节奏,结合注释,小组合作,能够理解诗歌内容,概括诗歌内容,梳理文章思路。 学生能够结合具体诗句,说出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写出了人物怎样的特点,概括主要人物形象。 学生结合时代背景,了解“宫市”本质,理解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概括诗歌主旨。 教学评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初步感知,诵读诗歌 教师活动 介绍作者 正音、朗读 结合注释,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学生活动 做游戏、识记 听读、朗读 结合课下注释,同桌互助,理解诗歌内容 设计意图: 通过选词填空、竞赛PK、听读、朗读等课堂活动,让学生了解作者,读准诗歌字音、节奏,理解诗歌内容。 环节二:品味语言,分析形象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根据之前所学的人物描写方法,找出方中对卖炭翁、宫使进行了哪些描写,帮助学生分析其作用。 学生活动 学生小组合作、组织讨论,找出文中描写人物的诗句,说出属于哪种人物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小组展示,互相补充,教师总结点拨。 设计意图: 通过品味诗歌语言,找出文中描写人物的诗句,分析人物形象。 环节三:结合背景,理解主旨 教师活动 出示写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宫市”本质,理解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