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24538

1.3.3 补集 说课课件(共38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1)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5-10-21 科目:数学 类型: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122560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3.3,模块,数学基础,中职,2021,高教
  • cover
(课件网) 1.3.3 补集 说课课件 《高教版基础模块》 contents 目录 教学内容解析 01. 教学目标设置 02. 学生学情分析 03. 教学过程分析 04. 教学策略与评价分析 05. PART 教学内容解析 01 1.3.3 补集 教学目标设置 教学过程分析 教学内容解析 学生学情分析 教学策略与 评价分析 教学目标设置 教学过程分析 教学内容解析 学生学情分析 教学策略与 评价分析 1.3.3 补集 一般地,如果集合 A 是全集 U 的一个子集,则由集合 U 中不属于集合 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 A 在全集 U 中的补集. 教学目标设置 教学过程分析 教学内容解析 学生学情分析 教学策略与 评价分析 1.3.3 补集 全集与补集 教学目标设置 教学过程分析 教学内容解析 学生学情分析 教学策略与 评价分析 1.3.3 补集 集合的运算 交集 A∩B 并集 A∪B 补集 教学目标设置 教学过程分析 学生学情分析 教学策略与 评价分析 PART 教学目标设置 02 1.3.3 补集 教学内容解析 教学目标设置 教学过程分析 学生学情分析 教学策略与 评价分析 教学内容解析 1.3.3 补集 1 知识与技能 能够准确理解全集与补集的定义,并能写出一个集合的补集.能够使用符号表示补集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解决涉及补集的问题,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有趣的数学问题和实际应用,激发对补集学习的兴趣 3 教学目标设置 教学过程分析 学生学情分析 教学策略与 评价分析 教学内容解析 1.3.3 补集 理解补集的概念. 1 重点 补集与其他集合运算的结合使用. 2 难点 教学目标设置 教学过程分析 学生学情分析 教学策略与 评价分析 教学内容解析 PART 学生学情分析 03 1.3.3 补集 教学目标设置 教学过程分析 学生学情分析 教学策略与 评价分析 教学内容解析 1.3.3 补集 学生的认知情况 学生通常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感到难以理解, 他们可能习惯于具体的数字运算,而对于补 集的抽象思维需要时间适应。 补集的概念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特别 是与交、并集知识结合在一起时,可能会变 得不好掌握。 中职学生已经学习了交、并集的概念,这对 理解补集有很大帮助,为学习补集打下了基 础。 教学目标设置 教学过程分析 学生学情分析 教学策略与 评价分析 教学内容解析 PART 教学过程分析 04 1.3.3 补集 教学目标设置 教学过程分析 学生学情分析 教学策略与 评价分析 教学内容解析 1.3.3 补集 教学目标设置 教学过程分析 学生学情分析 教学策略与 评价分析 教学内容解析 1.3.3 补集 一、创设情境 思考:我们如何区分坐着的乘客和站着的乘客? 思考:如果我们知道了参加体育队的学生,如何表示没参加体育队的学生? 教学目标设置 教学过程分析 学生学情分析 教学策略与 评价分析 教学内容解析 1.3.3 补集 一、创设情境 站立的乘客与坐着的乘客 并集为公交车上所有乘客 参加体育队的学生与没参加体育队的学生 并集为班级里所有学生 交集为空集 交集为空集 教学目标设置 教学过程分析 学生学情分析 教学策略与 评价分析 教学内容解析 1.3.3 补集 一、创设情境 设计意图是通过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情景(如公交车上乘客的分布),使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集合与补集的概念。这种情境设置有助于学生从已知的具体事物出发,逐步过渡到对抽象数学概念的理解。 设计意图 教学目标设置 教学过程分析 学生学情分析 教学策略与 评价分析 教学内容解析 1.3.3 补集 二、数学实验 假设一个教室有30个座位,其中20个座位被学生占据了.我们可以将这个教室看作一个全集U,它包含30个元素(座位).集合A是已经被占据的座位,包含20个元素. U(30个) A(20个) 剩余的部分就是没有被占据的座位 构成这个集合的元素都 (在/不在)集合A中 不在 教学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