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音乐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丑末寅初(片段) 教学目标 1.聆听京韵大鼓代表曲目,初步了解我国说唱音乐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 2.通过聆听与赏析,加深对京韵大鼓风格的体验;同时了解相关历史、艺术家等曲 艺文化,感受和体验唱段中所表现出的情绪,并对我国说唱音乐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1.体验京韵大鼓的风格特点。 2.了解相关历史、艺术家等曲艺文化。 教学难点: 1.了解我国曲艺音乐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好,我是来自德清县新安镇下舍中心学校的闻老师。 同学们,你听说过曲艺吗?曲艺又称说唱艺术(有唱着说出来之意,可不是我们平时听到的Rap哦),说唱艺术历史悠久,亦如这樽击鼓说唱俑,早在两千年前的东汉时期我国就已出现了说唱艺术。在中华艺术发展史上,她曾归于"宋代百戏"中,在勾栏、瓦舍进行表演;到了近代,则归于"什样杂耍"中,大多在民间娱乐场地进行表演。可以说虽然历史悠久但却一直没有一个很稳定的地位,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已经发展成熟的说唱艺术才有了一个统一而稳定的名称——— "曲艺",还可以进入剧场进行表演。(课件呈现什么是曲艺?)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近400种的曲艺种类中,共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以说为主,包括快板、相声、评书等,还有一类是以唱为主,包括:鼓曲、弹词等。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曲艺艺术。 二、京韵大鼓 1、教师示范表演(教师演唱《丑末寅初》)(丑末—辉煌) 师:现在老师来唱上一段儿,请同学们判断一下,该段属于曲艺中的哪一类?属于南方还是北方?(京韵大鼓音乐响起,教师表演《丑末寅初》)。 2、介绍京韵大鼓 师:同学们,你知道答案了吗? 是,鼓曲,北方。老师在表演的过程中,使用了什么乐器? 他们的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檀板、书鼓,檀板是用左手摇晃击打的,书鼓则是用鼓踺子击打鼓面与鼓边。那么,老师刚才的表演方式是怎样的?能否用几个字来概括?是,一人站唱、自击鼓板(ppt呈现———表演特点:一人站唱、自击鼓板) 定义:我国幅员辽阔,曲艺在南方的代表是弹词;北方的代表是鼓曲,而鼓曲中最为人们熟知的就是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又名京音大鼓,源于清末河北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 ,形成于京、津两地,具有半说半唱的特色。演员自击鼓、板掌握节奏。主要伴奏乐器为大三弦、四胡、琵琶等 。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唱词之生动美 师:老师刚才演唱的这段,就是京韵大鼓的经典唱段《丑末寅初》,唱段中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出现了哪些人物?为我们展现了怎样一幅画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艺术家演唱的《丑末寅初》,在欣赏的同时,请跟随旋律合着节拍,找一找京韵大鼓的韵味体现在哪里?(播放《丑末寅初》音乐) 师:《丑末寅初》以极其简练的笔触,形象的描述了清晨三四点时,渔翁、樵夫、山僧、农夫、学生、佳人、牧童各色人物的种种活动,展现一副生机勃勃情趣盎然的民俗风情图景。传达了一种清晨即起、各尽其责、勤奋向上的人生态度。那么,从语言上,京韵大鼓的韵味儿又体现在哪里,你发现了吗?对的,其语言形象生动、朗朗上口,其曲词极其优美,辞格多样,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吗? 师:叠词、顶针、排比、嵌字(加入衬词)等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使平常的景物徒增妩媚,堪称雅俗共赏的典范。同时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曲中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都是押韵的,京韵大鼓的曲词大都是一韵到底的。所以说,韵辙丰富、辞格多样是京韵大鼓曲词中的显著特点。正是这些特点使得京韵大鼓在百年的传承中,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同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