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声现象测试卷 考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1.如图所示的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 法。 2.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要能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应该有较高的“保真度”。从声学上讲,“扩音”是使声音的 变大,较高的“保真度”要求较好地保持原声的 。(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3.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小孔,可以改变笛子发声的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dB。 4.声音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 有关。向一个空暖水瓶中灌水,有经验的人凭声音就可知瓶是否灌满。这是因为水灌得越多,空气柱变得越 (选填“长”或“短”),气柱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 5.一些介质中的声速见下表,表中声速的单位是m/s。 空气(0℃) 331 煤油(25℃) 1324 冰 3230 空气(15℃) 340 水(常温) 1500 铜(棒) 3750 空气(25℃) 346 海水(25℃) 1531 铁(棒) 5200 由表中信息可知:通常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比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表中的信息说明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 有关。 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声音叫回声。只有当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 m。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 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 7.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8.小明观看科技馆信息厅里的机器人表演时,发现机器人能和自己对话还能模仿自己讲话,机器人要模仿小明讲话,主要是要模仿小明说话时声音的 (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振幅 9.下列事例中,应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 ①利用超声波清洗镜片 ②超声波洗牙 ③利用超声波加工硬度特别高的工件 ④超声波雾化器 ⑤上课认真听讲 ⑥对着烛焰拍手,烛焰跳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0.在剧院欣赏音乐时,小张跟小明讨论有关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凭音色可分辨发声乐器的种类 B.将扬声器音量调大可提高音调 C.音乐声只能传递信息 D.剧院内墙壁上的蜂窝状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反射 11.关于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是指发声体振动频率过高而发出的声音 B.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对人们正常生活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是噪声 C.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0dB D.在耳中塞一小团棉花,是为了降低听到声音的音调 12.一艘科考船在经过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声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20s、 0.14s、0.18s、0.15s、0.20s,根据时间,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大致形状如下图中的 ( ) 13.(双选)以下几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 A.放在玻璃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 B.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C.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放在塑料袋内,密封好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然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D.把正在发声的音叉与水面接触,看到溅起小水花 14.(双选)在班里举行的小型音乐会上,有同学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水瓶琴”,如图所示。用棒敲打其中两个发出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响度、音色都有可能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 小题,第15题12分,第16题10分,第17题8分,第18题6分,共36分) 15.在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将直尺一端压在桌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