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36141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 潼关 课件+素材-【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日期:2025-01-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14次 大小:113943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堂,七年级,核心,同步,新课标,无忧
    (课件网) 潼关 谭嗣同 新课导入 《秋词(其一)》、《夜雨寄北》、《十一月四日风雨 大作(其二)》以及《潼关》。这四首诗歌看似毫无关联, 却暗含玄机。刘禹锡是中唐诗人,李商隐是晚唐诗人,陆游是 宋代诗人,谭嗣同则是清代诗人。时代在变化,但是季节没有变,都是秋天,只是其中蕴含的人类情感,并不相通。 素养目标 1. 学生能够准确朗读并理解《潼关》的基本内容,掌握诗中关键意象的含义。 2. 通过诗歌分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诗歌中的意境与情感。 3. 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体会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及豪情壮志,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4. 了解《潼关》的创作背景及历史文化价值,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 · 准确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中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 体会诗人通过自然景观所表达的豪情壮志。 教学难点 · 深入理解诗歌意境,感受诗人情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 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学会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了解作者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写作背景 本诗选自《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1878年秋,十四岁的谭嗣同随父赴甘肃上任,途经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故作此诗。 读诗歌 潼 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 cù tóng jiě sì 新课讲解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诗意:久远的高云簇拥着潼关古城,猎猎的秋风吹散了清脆的马蹄声。 赏析:第一句写潼关的历史和气势。“终古”点明潼关历史悠久,“高云簇”不言城高而其高自见,从视觉的角度烘托了潼关城的高耸、壮阔。第二句写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的秋风吹散,从听觉上凸显了潼关城的寂寥与辽远。 久远 簇拥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诗意:黄河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仍嫌拘束,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西)再也不知何谓平坦了。 赏析:第三句笔锋一转,写“河流大野”,不说其奔腾或壮阔,而说其“犹嫌”拘束。第四句写秦岭山脉入潼关之态势,不说其巍峨险峻,而说其桀骜不驯,再也不知何谓平坦。这两句巧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黄河、秦岭,突出了黄河咆哮的气势和秦岭高耸险峻的形势。诗人写的是感觉中的山和水,把山水写活了,读来有冲击力,使人在山河的雄伟气势中强烈感受到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拘束 指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西) 品味语言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云以人的动作““簇”,赋予河流以人的情感“犹嫌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山水的壮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主旨归纳 这首七绝从高城、秋风、黄河、群山四个方面展示了潼关的独特景象,抒发了作者博大昂扬的情怀,豪情壮志溢于言表,表现的是一种砸碎枷锁、渴望自由的思想,显示出谭嗣同不迎命世俗、不取悦权贵的热血青年的铮铮风骨。 课外拓展 《狱中题壁》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张俭,东汉末年高平人,因弹劾宦官侯览,被反诬结党营私,被迫逃亡。人们看重他的声望品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