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5 大自然的语言 第1课时 第2课时 黄幻吾《杨柳清风》 梁纪《荷花图》 第1课时 新课导入 乔木《枫叶与鸟》 关山月《一笑暖千家》 1.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理解其中阐述的事理。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说明事理的严密性。 学习目标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yú)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中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变迁以及物候学和自然科学史等都有深入的研究。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还带头撰写物候学专著,普及物候知识。代表作有《气象学》《物候学》等,有《竺可桢全集》。 竺可桢 作者简介 知识备查 文体知识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下定义、 画图表、摹状貌、引用等。 按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按语言风格分: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 按说明特点分:自然科学说明文、社会科学说明文 说明文分类 预习检查 翩然 簌簌 物候 载途 农谚 刺槐 连翘 孕育 衰草连天 悬殊 销声匿迹 草长莺飞 piān hòu zài sù huái yùn yàn qiáo shū yīnɡ nì shuāi 读一读 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物候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初读课文 考点 筛选概括主要信息 [常见的考查形式] (1)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 (2)请结合全文,回答××的原因。 [答题技法] 1.信息提取。 2.信息理解整合。 筛选信息的主要方法: ①寻找段落中心句。 ②寻找设问式语句。 ③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为了……”“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 1.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有什么重要意义?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有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物候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物候学研究的意义有: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再读课文 为了把介绍的对象说清楚以便被人接受,介绍事物或事理时,作者往往会采用不同的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 时间顺序:按照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制作工序等。 空间顺序:按照空间的内外、远近、高低、上下、左右、整体局部等方位顺序,介绍建筑物或者物品等。 逻辑顺序:按照逻辑上的内在联系展开,如由总说到分说、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从主到次等顺序,常用于介绍事理。 结合对课文内容的概括,概括本文使用的说明顺序。 物候与物候学的概念 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意义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物候学研究的意义 说明对象 重要性 取决因素 研究的意义 符合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使文章很有条理性。 细读课文 思考: 第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 第7—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你认为这样的顺序安排是出于什么考虑? 第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 描绘四季变迁的景象 草木枯荣、候鸟来去等动植物的变化与气候之间存在关联 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 第7—10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