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逐字稿 师:同学们,大家好!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呢? 生:听过! 师:非常好!那老师再来问问,如果几个人同时去摸同一头大象,他们描述的大象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学生开始思考并小声讨论) 师:好,让我们先一起来看一段盲人摸象的视频,然后小组讨论一下,为什么每个人说的都不一样呢? (播放盲人摸象视频,学生观看后小组讨论) 师:好了,时间到。哪个小组愿意先来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适时引导) 探究新知 1. 观察实物 师:看来,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我们看到的确实是不一样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亲自体验一下,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是什么样的。 (每组小组长拿出自己组准备的熊猫玩偶,摆放在桌子的正中间) 师:现在,每组同学请出自己今天带来的小客人———熊猫玩偶,让它和我们一起学习吧! 师:好,请小组里的四位同学分别坐在熊猫的四周,目光正对熊猫,说说你们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 (学生开始观察并描述) 生1:我看到了熊猫的脸,肚子和脚。 生2:我只看到了熊猫的一只胳膊和一只耳朵。 生3:我看到的是熊猫的后背和尾巴。 …… 师小结:看来,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熊猫确实是不一样的。 师:接下来,请小组中的同学都坐到熊猫的前面,从这个位置再观察一次,说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再次观察并描述)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刚才看到的熊猫的样子,把它的样子记在脑子里。 (教师组织学生到其他三个位置进行观察,每次观察后都进行看、说、想、记的活动) 重点观察,对比辨析 师:刚才有两个位置观察到的熊猫样子好像差不多,我们再到这两个位置分别看一看,重点看看有什么不同。 (指导学生根据熊猫耳朵上的蝴蝶结进行区分,或借助手势指出熊猫脸及四肢的朝向) 师:通过仔细观察,我们现在对在不同位置所看到的熊猫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有了清楚的认识。 2. 教学例1 (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师:同学们,请看图中的四位小朋友,他们分别站在了熊猫的哪几个位置?从他们各自的角度,都看到了什么呢? 师: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课件出示情境图),如何分辨的? (学生观察情境图并思考) 生:小亮站在熊猫的左面,看到熊猫的左侧面和一个蝴蝶结;小红站在后面,看到的是熊猫的背面;小明站在前面,看到熊猫的脸和四肢;小丽站在右面,看到熊猫的右侧面,但没有看到蝴蝶结。 师:非常好!那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我们怎么分辨呢? (学生举手发言,教师适时引导) 师:现在,请每组的4名同学都站到小明的位置上,对照情境图,看看你们站的位置对不对。 (学生站位,教师检查并调整) 师:如果你是小红、小丽或小亮,你应该站在什么位置呢?请亲自站一站,看一看。 (学生根据情境图站位观察) 师:根据情境图,想想这四位同学看到的图是什么样子的,再说说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课件出示图片,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师:为什么他们看到的都不一样呢? 生:因为他们是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熊猫玩具的。 师: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们每个人都全面地看到熊猫玩具呢? 生1:四人围着熊猫玩具边转边观察。 生2:可以转一转熊猫玩偶。 即时训练,强化新知 师:接下来,请大家完成课本第68页的“做一做”。先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两人交流,最后全班集体交流。 (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课堂练习 师:好了,现在我们来做一些课堂练习,巩固一下今天所学的知识。 完成课本第70页第1题,说一说下面右边的照片分别是谁拍的。 学生独立完成。 点名汇报答案,教师点评。 完成课本第71页第2题,下面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