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微粒 1.如图所示,两个集气瓶中分别装入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和无色空气,中间用玻璃片隔开。将玻璃片抽出,让两个集气瓶口紧密对准,一段时间后,发现上、下两个集气瓶内气体的颜色基本相同。该实验说明( ) A.分子间有空隙 B.分子很小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 2.下列现象能说明微粒间存在引力的是( ) 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B.红墨水滴入水中很快散开 C.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 3.将一个装满水的玻璃瓶放入冰箱中,一段时间后,发现玻璃瓶被撑爆了。相同质量的水在液态和固态时所占的体积不同,这是因为( ) A.水分子的体积变了 B.水分子的数量变了 C.水分子的性质变了 D.水分子间的空隙变了 4.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雪花熔化时,水分子之间的空隙没有发生变化 C.不同的雪花中,水分子的数目都是巨大的 D.不同的雪花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5.根据微粒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两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中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是80 ℃的热水,另一杯是5 ℃的冷水,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同时向两只水杯中各滴入一滴碳素墨水,观察到如图甲、乙所示的现象。在甲、乙两只水杯中,盛有热水的是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 (2)如图丙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现象说明_____。 (3)如图丁所示,往装有50 mL水的量筒中注入50 mL的酒精,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 mL,这说明_____。 6.根据分子的相关性质填空。 (1)湿手放到火炉上烤,干得快,说明_____。 (2)酒精擦在皮肤上一会儿就消失了,感觉凉凉的,说明_____。 (3)糖水可以通过滤纸,说明_____。 (4)封闭在注射器里的空气可以被压缩,说明_____;但压缩到一定程度会使活塞反弹,说明_____。 能力提升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花未吐,暗香已远———分子不断运动 B.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碘升华变为碘蒸———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分子可以再分 8.“热胀冷缩”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从“分子运动”的观点看,物体受热后膨胀的原因是( ) A.物体内各个分子体积变大 B.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快,运动范围增大,分子间的空隙变大 C.物体各分子间挤进了空气 D.分子间斥力增大,分子间距离变大 9.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 A.原子种类 B.原子大小 C.分子间的空隙 D.分子种类 10.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汽油挥发———分子可分 B.冰雪熔化———分子很小 C.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 D.氧气液化———分子体积变小 11.下列现象不能用“微粒运动”来解释的是( ) A.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由大变小了 B.在室内,同样表面积的热水比冷水蒸发得快 C.气体受压后体积可以变为原来体积的十分之一 D.医院里充满了酒精味和药味 12.在机械制造中,对于齿轮、轴承等易磨损器件要进行渗碳处理(高温下,让碳分子渗透进入钢分子中,以加强钢材的耐磨性能),对于这一工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碳分子渗透”说明碳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碳分子渗透进入钢分子中”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C.“碳分子渗透进入钢分子中,以加强钢材的耐磨性能”说明碳比钢材强度大 D.“高温下”说明高温条件能加快分子的运动 13.下面是氢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