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口迁移 第1课时 人口迁移 学习目标 1.利用资料或图表,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2.运用图文资料,说明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知识点一 人口迁移 什么是人口迁移 (1)人口移动 ①人口流动: 的人口移动,如探亲访友、出差、旅游等。 ②人口迁移: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 改变的人口移动。 判断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类型 按是否跨越国界 (3)人口数量变化: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 机械增长率 注:①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②人口增长率>0,人口增加;人口增长率=0,人口不变;人口增长率<0,人口减少。 判断某地人口迁移状况的方法 (1)看经济状况:一般情况,落后地区以人口迁出为主,发达地区以人口迁入为主。 (2)看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比较: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说明该地以人口迁出为主,反之以人口迁入为主。 (3)看人口迁移率:人口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人口迁移率>0,表示以迁入为主;反之,表示以迁出为主。 读下图,完成1~2题。 1.行政区界常被用来区分是否发生人口迁移,图中A、B、C是三个不同行政区,其中常被认为是人口迁移的是 ( ) A.a1—a2 B.b1—b2 C.c1—c2 D.a1—b2 2.如果图中A、B、C是三个不同的国家,其中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 ) A.a1—a2 B.b1—b2 C.c1—c2 D.a1—c1 人口迁移选择指数是指从一个地区向另外一个地区的实际迁移人数与期望迁移人数之比,指数越大,表明迁出地的人口向迁入地的迁移强度越大,反之越小。下图示意2005~2015年黑龙江省主要迁入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选择指数变化。据此完成3~4题。 3.2005~2015年,图示黑龙江省主要迁入省级行政区中 ( ) A.北京市人口迁移选择指数呈上升趋势 B.河北省人口迁移选择指数上升幅度最大 C.山东省人口迁移选择指数在逐年下降 D.辽宁省人口迁移选择指数下降幅度最小 4.近年来,海南省成为黑龙江省人口迁移选择指数增长最快的省级行政区,其主要优势是 ( ) A.农业发展水平高 B.旅游资源丰富 C.临海的地理位置 D.冬季气候适宜 知识点二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推拉理论 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 (排斥力)与迁入地的 (吸引力)共同构成。 (1)推力:迁出地的 因素产生推力,例如:迁出地战争、自然灾害、环境污染、贫困等,迫使人们迁出。 (2)拉力:迁入地的 因素形成拉力,例如:收入、教育、工作、食物、城市生活、和平、医疗等,促使人们 。 2.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案例 气候 人口迁移到气候适宜的地区 美国老年人由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南部和西部的“阳光地带”迁移 土壤 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人口迁移 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肥沃的土壤而迁移 水源 水源的分布及变化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格局 畜牧区人们“逐水草而居” 矿产 资源 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大庆油田的开发等 自然 灾害 引起饥荒或生态环境变化而迫使人们迁移 中国汶川新城镇的建设 (2)人文因素 因素 影响 举例 经济 往往起主导作用。人们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更高的收入和更有前途的发展,常迁往经济 或就业机会 的地区 墨西哥大量移民流向美国 交通和 通信 相对缩短了地区之间的时间距离,降低了迁移的困难程度 随交通和通信发展,人口迁移更加便捷 婚姻和 家庭 婚姻是影响 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对未成年人和 人的迁移影响较大 军人家属随军 政策 尤其是人口政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影响 我国20世纪50年代有组织地移民支边 政治 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 历史上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引起的人口迁移 军事 战争等军事破坏了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 2011~2017年的战争导致叙利亚人口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