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1.2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一课第二课《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本课内容承接上一框对梦想的探讨,进一步深入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生目标的重要性,并学会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开始对自己的未来有了初步的思考和憧憬。本框内容有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激发他们为实现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2.教材内容结构: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人生目标的重要性、正确人生目标的特点以及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三个方面。首先,通过具体事例和名言警句阐述人生目标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接着,分析正确人生目标应具备的特点,如明确性、可行性、价值性等。最后,引导学生从认识自我、了解社会需求、制定具体计划等方面入手,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3.教材特点: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生活,采用了大量生动的案例和活动设计,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同时,教材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使学生认同正确的人生目标对于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道德修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3.健全人格: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树立自信,培养健全的人格。 4.责任意识: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责任,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三、教学重点 1.人生目标的重要性。 2.正确人生目标的特点。 3.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四、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结合自身实际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2.帮助学生理解人生目标的价值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收集与人生目标相关的案例、名言警句、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教学活动和问题。 准备教学道具,如卡片、纸条等。 2.学生准备: 回顾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思考人生目标对自己的重要性。 收集自己敬佩的人物的人生目标和事迹。 六、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感悟人生目标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运用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人生目标的特点和树立方法。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共同探讨人生目标的相关问题。 4.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七、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组关于不同人生选择的图片,如科学家在实验室工作、运动员在赛场上拼搏、教师在讲台上授课等。 提问学生:这些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那么人生目标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2.讲授新课 人生目标的重要性 教师讲述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并播放相关视频。 提问学生:周恩来总理的人生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对他的一生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人生目标是人生的灯塔,它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周恩来总理正是因为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人生目标,才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努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教师展示一些名言警句,如“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康德)、“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高尔基)等。 提问学生:这些名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