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45056

【语文优课PPT】古诗词诵读 《静女》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4-12-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1217249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语文,优课,PPT,古诗词,诵读,静女
    课题 《静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学 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学习《诗经》重章叠唱的手法,体味诗歌语言的凝练含蓄之美。 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习通过动作、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学习对比反衬手法的运用,领会其妙处。 审美鉴赏与创造: 揣摩凝练的诗歌语言,概括男女主人公的艺术形象。 文化传承与理解: 体会诗歌对青年男女纯真爱情的赞美之情;了解《诗经》“赋、比、兴”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诗经》的文学常识。 掌握诗歌内容、重章叠句等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形象特点,感受其真挚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爱情是文学作品的重要主题。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数不胜数,有的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甜蜜,有的是“始乱终弃”的哀伤,有的是“患难见真情”的感动,还有的是“隔河相望”的遗憾……从你所知道的经典文学作品中,你能举出一些典型的例子来么? 学生交流讨论,自主回答。 教师点拨:《诗经》立的爱情:《关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男子对女子的热烈追求;《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男子对女子刻骨铭心的思念。《诗经》中这样的诗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邶风·静女》,领略一番别样的风情。 二、走进《诗经》 1. 视频了解《诗经》 2. 诗经“六义” 内容方面: 风:十五国风。大多是民间歌谣,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乐。 雅:大雅、小雅。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大部分为贵族的作品。 颂: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曲,內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有“周颂”、“鲁颂”、“商颂”。 手法方面: 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借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或情感。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借助他物作为开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开端。 三、解题及评价 解题 静女:贞静娴雅之女。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静当读靖,谓善女,犹云淑女、硕女也。” (硕女:贤德之女。娴女:文静,稳重的女孩。) 《诗经·邶(bèi)风·静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邶,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汤阴东南。《诗经》中的诗歌常以第一章开头的两个字做题目。 世人评价 1.《邶风·静女》是一首爱情诗。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 2.《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郑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 3.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遂谓“此媵俟迎而嫡作诗也”。所说拘牵于礼教,皆不免附会。 4.欧阳修《诗本义》以为“此乃述卫风俗男女淫奔之诗”,朱熹《诗集传》也以为“此淫奔期会之诗”,他们的说法已经表明此诗写的是男女的爱情活动。但指男女正常的爱情活动为“淫奔”,仍是头巾气十足,与汉儒解诗言及妇女便标榜“后妃之德”同一弊端。 四、初读文本 1.《静女》吟哦 2.依节奏朗读《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3. 正音 姝(shū) 俟(sì )隅(yú ) 踟躇(chí chú) 娈(luán ) 贻(yí)炜(wěi) 说(yuè)怿( yì ) 女(rú) 归荑(kuì tí )洵(xún ) 匪(fēi) 4. 通假字归纳 爱:同“薆”,隐藏,遮掩。 见:同“现”,出现。 说:同“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