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4课 授课老师 **** 编版高中语文教材 必修 上册 第14课 编版高中语文教材 必修 上册 授课老师 **** 语言建构与运用 把握抒情散文语言的表达特点,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思维发展与提升 熟读课文,领略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 审美鉴赏与创造 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 体会作品的感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作者处境。 核心素养 一、情境导入 朱自清曾以一篇《背影》,将月台、父亲和橘子联系在了一起,写出了浓厚的亲情。今天,我们再一起学习他的另外一篇散文《荷塘月色》,体会其中的情感。 诗人 二、知人论世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中学任教。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 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 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朱自清全集》。 散文家 学者 民主战士 爱国知识分子 (1898—1948) 二、知人论世———人物轶事 朱自清是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48年初,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6月,北平学生掀起了反对美国扶植日本军国主义的运动。当时,朱自清身患重病,又无钱医治,但他毫不犹豫地在写着“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的宣言上签了自己的名字。8月初,朱自清病情加重,入院治疗无效,12日逝世。那时他年仅50岁。临终前,朱自清以微弱的声音谆谆叮嘱家人:“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国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合给的美国面粉!” 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 三、解题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 月色:月光,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是说散文取材广泛,不受时空的限制,表现手法也不拘一格,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四、文体知识———了解“散文” (一)散文的特点 2.意境深邃 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表达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散文的语言大多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同时,又兼具简洁质朴,自然流畅的特点。 四、文体知识———了解“散文” (二)散文的分类 叙事性散文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抒情散文(写景散文) 朱自清《荷塘月色》 哲理性散文 尼采的《我的灵魂》 五、初读课文 (一)明确字音 幽僻( ) 蓊郁( ) 踱着( ) 袅娜( ) 脉脉( ) 酣眠( ) 敛裾( ) 櫂( ) pì wěng duó nuó mò hān jū zhào 五、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阅读全文,为文章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3段) 第二部分(4-6段) 第三部分(7-10段) 夜观荷塘的缘由 荷塘月色 采莲旧俗 月下荷塘: 荷塘月色: 荷塘四周: 2、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 五、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文章第一句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强调了“颇不宁静”,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而且时间上也不是一天半天,而是几天以来的心情了。我一烦闷便想到外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