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城镇化 第1课时 城镇化的意义及进程 学习目标 1.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2.结合实例和图表资料,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差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知识点一 城镇化的意义 1.城镇化 概念:城镇化也称城市化,一般是指 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 地区的过程。 2.主要标志 (1)城镇人口 。 (2)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 。 (3)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 其中,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3.与工业化的关系 (1)体现区域 程度。 (2)体现区域 发展水平。 4.意义 意义 表现 促进区域 增长 推动区域工业和 业的发展,改善 ;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 建设等会拉动内需,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提高 利用效率 城镇里建筑密集,人口密度和居住密度大,水、电、天然气等设施集中,可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改善城乡 环境 对污染物进行 处理,提升环境质量;通过平整土地、修建 、绿化等措施,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城镇就业机会众多,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服务;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受教育水平差别不断 ,人们的 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 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往往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下图示意我国四省(市)城镇化水平。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的四省(市)中,城镇化水平最高的是 ( ) A.北京市 B.浙江省 C.湖南省 D.贵州省 2.图示的四省(市)中 ( ) A.北京市城镇化速度最快 B.湖南省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C.贵州省城镇化速度最快 D.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江西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东、南、西三面为山地丘陵,南部为赣南山区,北部为鄱阳湖平原,地势总体南高北低。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发展较快,但城镇化水平长期低于全国水平。下图为“江西省2008年与2017年城镇化空间分布对比图”。读图,完成3~4题。 3.江西省城镇化水平长期低于全国水平,根本原因是 ( ) A.人口数量少 B.乡镇企业数量多 C.地形条件复杂 D.农业区位好 4.与江西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差异关系最小的因素是 ( ) A.行政因素 B.地形条件 C.工业化水平 D.气候差异 知识点二 世界城镇化进程 1.世界城镇化进程 阶段 特点 18世纪中叶之前 世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 城镇化开始 发展 20世纪以来 世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2.世界城镇化进程的差异 (1)空间差异 表现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 早晚 原因 工业化早 独立较晚,工业化晚 目前速度 快慢 原因 城镇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阶段 二战后, 独立,经济迅速发展 城镇化水平 高低 且发展不平衡 原因 经济发展水平高,推动了城镇化进程 乡村人口 大、增长快,城乡经济出现巨大反差 城镇化表现及原因 表现 出现与城镇化过程 的人口移动现象 城镇化发展不合理 原因 人们对 的要求提高,乡村地区和小城镇 完善 城镇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2)时间差异 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 ———形曲线。 城镇化 发展阶段 特点 出现的问题 发展新趋势 出现的国家和 地区 后期阶段 城镇化水平比较 ,城镇人口比例的增长 甚至停滞 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达国家 中期阶段 人口向城镇迅速 ,城镇化推进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等问题 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 初期阶段 城镇化水平较 ,发展较 问题较少,处于城镇化低水平时期 【拓展延伸】 城镇化、郊区城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