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第1课时 工业区位因素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2.结合某地工业布局,说明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1.工业生产过程 2.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水源、原料等 人文因素 交通运输、动力、 、劳动力、环境、政策法规等 3.工业区位选择 (1)经济效益 基本原则:把工厂建在总成本 、利润 的地方。 成本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则 主导因素 运输 成本 容易腐烂或运输成本很高 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 建在 附近 原料 容易变质或者运输成本较高 肉类加工业、啤酒制造业 建在靠近 的地方 市场 能源 成本 消耗 多 电解铝厂 建在 供应地附近 能源 劳动 力成 本 耗用原材料少,需要劳动力 多,对技术要求不高 普通服装制造、制鞋、家用电器装配 建在具有大量 的地方 劳动力 对技术要求高,需要 较高的技术人员 集成电路、生物制药 多建在 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知识与技术 (2)环境因素:环境对工业的区位选择十分重要。 ①考虑工业的环境要求 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 对大气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地区 电子厂、感光器材厂 需要清洁水源的工业,应布局在市区河流的 饮用水厂、啤酒厂 ②考虑污染程度 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 规模小,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服装厂、玩具厂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机械厂、仓库 污染严重的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钢铁厂、水泥厂 ③考虑污染类型 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 大气 污染 严重 已知主导风向,则应布局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如下图中A处 水泥厂、酿造厂、火电厂、钢铁厂 季风气候区,则应布局在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如下图中A、B两处 大气 污染 严重 已知最小风频,则应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如下图中A处 水泥厂、酿造厂、火电厂、钢铁厂 水污染 严重 污水排放口应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尽量布局在河流下游 印染厂、造纸厂 垃圾污 染严重 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钢铁厂、火电厂 (3)社会因素 ①政策:20世纪50年代,由于 的需要,我国在内陆山区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有时国家或地区也会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布局。 ②文化、 :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纷纷回乡、回国投资建厂。 【拓展延伸】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土地 工业需要一定数量、适合建筑的土地,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水源 工业生产需要有近便的、丰富的、优质的水源 原料 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其运输成本对工业的区位选择影响较大 动力 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耗能较大的工业应考虑靠近能源供应地 劳动 力 一个地区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工资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对工业区位的选择都有影响 政策 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等方面影响工业生产和分布 交通 运输 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地区,对工业区位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市场 工业靠近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取市场信息 其他因素 技术、信息、环境等因素影响越来越大 (注:原料和能源同时具备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在单独分析工业的社会经济因素时也会考虑原料和能源。) 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方法 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判断(如图) 图中A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电能消耗,则其主导因素为动力;B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廉价劳动力,则其主导因素为劳动力;C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原材料数量,则其主导因素为原料。 为尽可能降低成本,工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