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48184

5.2 气温和降水 【第2课时—降水课件33张】-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件(2024湘教版)

日期:2025-04-05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63253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课件,降水,地理,教版,2024,精品
  • cover
(课件网) 「2024」湘教版地理新教材 第五章《世界的气候》|第二节|【第二课时—降水】 课前探索:你知道吗? “悬羽与炭而知燥湿之气”:我国古代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天平湿度计 原理:只要用一根均匀的木杆,在中点悬挂起来,好象一架天平秤,两端分别挂上吸湿能力不同的东西,例如一端石子,另一端为成海带等。再使两端等重,天平平衡。当大气里湿度大了,吸湿能力强的一端,因吸入较多的水分而变重了,天平就倾斜,这就预示着天气将要下雨了。 学习目标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阅读某地区降水数据,并据此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知道降水的定义,通过实验了解降水的测定,知晓降水量的差异。 2.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3.依据降水数据,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4.掌握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读图分析气温和降水的特征。 —降水— 探究:什么是降水? 想一想:什么是降水?降水有哪些形式?生活中你都经历过哪些类型的降水? 降雨 降雪 降冰雹 降水: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的水(如雨、雪、冰雹等) 见微知著: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讨论交流:夏天,从冰箱中拿出冷藏的饮料后,容器表面会形成大量水珠。结合降水的形成条件,说一说这是为什么。 从冰箱中拿出的罐装饮料,温度很低,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变成小水珠,附着在饮料罐的外面,所以从冰箱中拿出的罐装饮料,过一会儿外壁会出现水珠。 注意:液化—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是放热过程。 —降水— 探究:降水的条件 思考探究:阅读下面图片,结合课本相关内容,说一说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 基本条件 (1)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 (2)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并形成降水。 知识拓展:降水的类型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叫对流雨。 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旅产生的降水 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迫“拾升”,冷却凝结而产生的降水 —降水— 探究:降水量 降水量是指一段时间内,雨水(或融化后的固体降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所积聚起来的水层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 小雨(0.1-9.9毫米) - 中雨(10.0-24.9毫米) - 大雨(25.0-49.9毫米) - 暴雨(50.0-99.9毫米) - 大暴雨(100.0-249.9毫米) - 特大暴雨(≥250.0毫米) —降水— 探究:降水量的测量 储水瓶 漏斗 漏斗口 外套筒 24小时或者48小时的降水量 实验探究:测量降水量 小组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使用雨量器测量一次降雨的降水量。记录好时间、降水量等数据。 第一步:把雨量筒水平放置在相对开阔、较少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并准确记录降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第二步:在降雨结束后,要及时把储水瓶中的雨水倒入量杯中,量杯的读数就是这次降雨的降水量。 —降水— 探究:降水的影响 想一想:结合生活体验,想一想降水的多少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降水是农作物生长的主要水源 降水是地表径流的主要补给来源 —降水— 探究:降水的影响 想一想:结合生活体验,想一想降水的多少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降水过多或长时间降水较少会导致洪涝和干旱,影响农业生产、交通和人类健康。 世界降水的分布 part 02 —世界降水的分布— 探究:世界降水分布特征 探究思考:阅读世界平均降水量分布图,找出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区域。 赤道附近降水量多 亚洲南部和东南部 —世界降水的分布— 探究:世界降水分布特征 探究思考:阅读世界平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