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51721

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学案(共6份,含答案)

日期:2025-10-0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8次 大小:53271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区域,发展,人教,环境,6份,学案
    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课时1 生态脆弱区———以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石漠化为例 课标要求 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学习目标 1.能在给定的某生态脆弱区和问题的情境中,准确描述某生态脆弱区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特点,且能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 2.以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为例,说出该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知识点一 生态脆弱区 1.生态脆弱区 (1)含义:指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   且难以恢复的地区。 (2)分布:主要分布在干湿交替、      、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区。 (3)特点: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一旦其稳定性被打破,土地易退化。 2.土地退化 (1)含义:指受自然因素和      的影响,土地出现质量下降、生产力降低的过程。 (2)表现:土地沙化、    、土壤侵蚀、      、土壤肥力下降等。 3.我国生态脆弱区 (1)特征:    ,类型多,分布广。 (2)典型区域 【拓展延伸】 盐碱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成因 自然 原因 ①地形:地势低平,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地区;②气候:气候干旱,蒸发旺盛;③土壤:表层土壤疏松 人为 原因 ①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地下水位上升;②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渗漏严重,导致地下水位上升 危害 ①土地生产力下降,耕地减少;②土壤板结,含盐量高,土地肥力下降;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防治措施 ①引淡淋盐;②井灌井排;③合理灌溉,禁止大水漫灌;④农田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⑤开挖排碱水沟 [情境] 新疆曾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在二叠纪期间经历大规模海退,由海变陆。新疆作为我国盐碱化最严重的省区,占有全国盐碱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来自山区的冰雪融水,灌溉了只占新疆7%面积的绿洲,却养育了90%的人口。近年来新疆已成为我国棉花基地和一些特色农业基地,农业灌溉方式逐渐从传统的灌排洗盐(挖掘排水渠,用大水把盐淋洗走)转变为大面积的滴灌,但在大规模使用滴灌技术后,出现了新的生态问题———绿洲积盐(如图)和荒漠区植物无法生长。科学家们又改良思路,筛选出了几种优质“吃盐植物”在盐碱地进行种植,这些一年生的吃盐植物能把盐从土壤吸收到植物体内,人们再把这些植物从地上移走,盐分就彻底从土壤中带出来了。除能吃盐外,这些植物还是很好的蔬菜和饲料。 [探究] (1)简析新疆大规模盐碱地的形成条件。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推测近年来新疆“灌排洗盐”转变为大面积滴灌的原因。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3)相比“灌排洗盐”,分别阐述滴灌导致绿洲积盐与荒漠区植物无法生长的原理。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4)说出当地种植“吃盐植物”可能产生的效益。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读我国2019年贫困县分布与生态脆弱区关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我国贫困县与生态脆弱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东部经济地带没有贫困县 B.生态脆弱区人口分布稀少 C.生态脆弱区自然条件恶劣 D.生态脆弱区易连片出现贫困县 2.关于我国生态脆弱区,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主要是过度放牧导致生态脆弱 B.乙地退耕还林是改善生态脆弱的重要手段 C.丙地地表水短缺是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 D.全球气候变化对丁地生态没有影响 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研究人员选择甲地(沟地)、乙地(淤地坝)、丙地(台地)进行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盐碱化的研究:甲地受盐碱化威胁程度较大。下表为三种沟道土地测定的土壤颗粒组成统计表。下图为三种沟道土地0~100厘米土壤含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表完成3~5题。 采样点 土壤粒度分布/% 砂粒0.05~2 mm 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