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56569

第三章 光现象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日期:2025-11-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83524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第三章,现象,三节,平面镜,成像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章 光现象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1.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尽量不开驾驶室里的阅读灯 B.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 C.在平面镜后放物体不会遮挡平面镜内的虚像 D.站在平面镜前的人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他的像大小不变 2.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 .如图所示,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3m.为满足测量要求,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 ) A. 1 m B. 15 m C. 2 m D. 25 m 3.汉代《淮南万毕术》中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下,则见四邻矣.”这个装置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潜望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插秧人在镜中成的是缩小的像 B.通过水盆看到的是插秧人的实像 C.插秧人远离时,他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 D.通过水盆看到插秧人是倒立的 4.如图所示,一块平面镜摔碎成大小不同的两块镜片后重新组合在一起,关于两块镜片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块镜片都成完整的像,像的大小相同 B.两块镜片都成完整的像,像的大小不同 C.两块镜片都成不完整的像,像的大小相同 D.两块镜片都成不完整的像,像的大小不同 5.如图所示,平面镜 M 直立在水平地面上,长6 cm的铅笔平放在地面上且与平面镜垂直,笔尖离平面镜 10 cm,现铅笔以2cm/s的速度垂直平面镜向它匀速靠近.则 ( ) A.铅笔的像为虚像,且尖端朝右 B.笔尖的像移动速度大于笔尾的像移动速度 C.经过3s,笔尖的像与笔尾的像相距6cm D.将M 逆时针转动45°,铅笔的像竖直且尖端朝上 6.如图所示是小明画出的烛焰上的点 S的成像光路图.下列关于该光路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人眼看到的蜡烛与实际蜡烛的大小相等 B.在像点 S 的位置,放一张白纸,人眼在S 一侧观察,白纸上不成像 C.人眼只有在图示的位置才能看到烛焰的像 D.从S 点射向镜面的光经过镜面反射后,所有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均经过 S 7.十字路口矗立着一幢大楼,它临街的一面全部采用新型玻璃装饰,过往的车辆都在这块大的平面镜中成像(夹角θ=45°),如图所示.小刚从该镜子中看到一辆汽车向东行驶,驶到十字路口向左拐弯.则该汽车实际是 ( ) A.向南行驶左拐弯 B.向南行驶右拐弯 C.向西行驶左拐弯 D.向北行驶右拐弯 8.以下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的 B.小孔成像是缩小的,平面镜成的像是等大的 C.成实像时有光进入人眼,虚像在成像时没有光进入人眼 D.实像和虚像都能被人眼看到,也都能在光屏上呈现 9.如图所示小猫欣赏自己在镜中的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该是 ( ) 10.唐代卢仝《月蚀》诗:“烂银盘从海底出,出来照我草屋东.”(烂:光洁灿烂)诗句中描述的“烂银盘”是月亮在海水中的_____(填“实”或“虚”)像,是由光的_____形成的. 11.如图所示是用两块平面镜制作的能同时观察昆虫背部和腹部的观察箱.能看到昆虫在平面镜中的像,是因为光经平面镜_____后进入了人眼,昆虫经下方平面镜所成的像在图中的_____(填“A”“B”或“C”)位置.若将昆虫沿玻璃板向镜面移动,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如图所示,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的像A'B'. 13.如图所示,A为暗室中的点光源,B为不透光薄板,B与上方水平放置的平面镜左边缘对齐,请画出 B 薄板右侧水平地面被光照亮的区域左右边界的光路图(只考虑直接经平面镜到达地面光线). 14.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探究,目的是_____. (2)小明将棋子 A 移到玻璃板前某位置不动,在玻璃板后面的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棋子 B,都不能使棋子 B 与棋子A 的像完全重合,是因为玻璃板与桌面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