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59636

4.1 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2-22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1786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测量,玻璃,折射率,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教学设计 课题 《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它课□ 教学内容分析: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根底,通过物理实验,可以让学生很容易的记住这种物理现象,然后带领对此现象的一些困惑,去物理教学中寻找原因。物理实验也是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适当的运用一些物理实验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那些物理规律,会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并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该部分内容位于人教版物理教材选修3-4第十三章第一节,第十三章主要内容为光的几何特性及波动的知识。第一节的主要内容为光的反射与折射的相关知识,测量玻璃折射率为第一节的实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关于折射率内容的要求为:“测定材料的折射率” 学情分析 本部分内容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光的反射定律与折射定律,掌握相关知识,知道折射率的定义及特点。对于学生来说虽然已经掌握了理论知识,但是由于对于实验经验不够、实验知识有限、理论知识应用的能力不足等问题,要将光的折射定律应用于实际测量中且进行完整的实验仍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我们的这一届学生由于疫情的影响没有参加实验考试,所以大多学生在初中时候基本上没有练习过实验,动手能力很差。 学习目标 ①通过实验探究,学会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②通过合作讨论,说出计算折射率的多种方法和减小实验误差的措施 重难点 ①通过实验探究,学会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②通过合作讨论,说出计算折射率的多种方法和减小实验误差的措施 评价任务 ①计算玻璃砖的折射率并展示计算结果 ②用作图法计算高考例题并说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教学评活动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创设情境]上节课我们学习到光打在玻璃上可以发生折射,那么折射率怎么求呢? 老师演示激光穿过玻璃砖的折射轨迹学生活动通过创设情境,怎么计算玻璃砖的折射率,让学生主动去思考。结合上节课折射率的公式,要求折射率需要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引发学生思考通过什么方法去测量。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趣设疑,导入新课。环节一:[自主学习]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教师活动 1.展示PPT上的预习内容,提出预习要求2.提问学生展示预习情况学生活动对照课本和导学案,完成新课的预习内容,并完成导学案上的填空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2.展示预习答案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做实验前清楚本节实验的目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方便接下来进行实验。环节二:合作完成实验并展示实验结果教师活动要求:对照导学案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并计算出折射率。 组织实验,教师巡视中适当指导。 一般角度的正弦值不会计算,指导学生换其他方法。安排每组的代表展示本组的实验数据。提出问题:一般角度的正弦值怎么计算呢? 从计算出结果的小组中挑选一人上台讲解计算过程。 对上台展示的学生作出点评和补充学生活动 1检查实验器材 2. 4人一小组,分别进行实验操作并计算出玻璃砖的折射率。多次测量填写实验数据表格,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n 3.小组代表上讲台书写展示本组实验结果。 4.学生代表详细讲解一般角度时怎么计算正弦值(作图法)把角度正弦值之比换成长度之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合作交流和分析计算的能力;理论在实践中运用,查找问题。环节三:合作讨论实验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教师活动 从大家展示的结果来看,没有一组是相同的。那么大家再次分析刚才的试验中哪些步骤会导致结果误差偏大,怎么避免呢?学生活动 1.小组讨论刚才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小组代表展示本组的讨论成果。3.学生代表完成PPT上问题。设计意图:了解实验都是有误差的,复盘操作过程对实验的认识更加清楚。环节四:对点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