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63386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复习(含答案)

日期:2025-04-24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0次 大小:34443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单元,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六,氧化物
  • cover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 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u-64;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保存至今仍不褪色(墨是由炭黑制成),其原因是( ) A.炭黑具有很强的吸附性 B.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C.炭黑发生了变化 D.碳单质不溶于水 2、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炭的吸附性比活性炭强 B.一定条件下可用石墨制得金刚石 C.碳单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D.金刚石、石墨都是无色固体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验满 C.加入试剂 D.收集气体 4、一氧化氮无色难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那么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时应选择哪种集气方法( ) A.排水集气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 D.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5、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有以下操作:①向锥形瓶中加入大理石;②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③检查装置气密性;④收集气体并验满二氧化碳。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②①④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红光,放热 B.蜡烛熄灭后,产生白烟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白色固体减少,固体表面产生气泡 7、下列实验现象既能体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又能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 A.蜡烛自下而上熄灭 B.软塑料瓶变瘪 C.石蕊溶液变红 D.气球上浮 8、下列有关一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有毒气体 B.在炉火上放一盆水,可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C.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应立即转移到通风处 D.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 9、“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措施中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鼓励用水力、风力发电 B.汽车燃料中汽油改用压缩天然气作燃料 C.将废纸收集起来,一次性焚烧 D.减少使用私家车,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 10、化学观念是一种重要的学科核心素养。下列有关CO和CO2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观:CO和CO2元素组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B.分类观:CO和CO2均属于空气污染物 C.微粒观:CO和CO2分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D.变化观: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相互转化 11、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中少量的 将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 B 鉴别金刚石和石墨 看颜色 C 除去自来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用活性炭吸附 D 鉴别空气与二氧化碳 用带火星的小木条 A.A B.B C.C D.D 12、学校兴趣小组进行了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三颈烧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分别用注射器迅速注入20mL、10mL、60mL蒸馏水进行三次实验,测出反应过程中温度几乎不变(水温、环境温度均为25℃)。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通过抽拉注射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B.曲线中ab段对应的操作是迅速注入蒸馏水 C.该实验进行了2次振荡,第1次振荡时间是100s-150s D.该实验条件下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石墨烯(Graphene)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石墨烯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薄的材料,导电性比银还强,具有极强的导热性能和优良的透光性能的材料。有预言称,石墨烯将成为硅的替代品,计算机处理器的运行速度将会快数百倍。石墨烯在电子、复合材料、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