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6的乘法口诀》 说课 义务教育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目录 01 教材分析 02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03 学情分析 04 教法学法分析 05 教学流程 06 板书设计 本课时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的重要内容。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乘法意义并掌握 2 - 5 的乘法口诀基础上进行教学。6 的乘法口诀是乘法口诀体系中的关键部分,它不仅是对乘法意义的进一步深化,也为后续学习 7 - 9 的乘法口诀及更复杂的乘法运算奠定基础,在知识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通过具体的情境图,如豆荚个数与豆子颗数的关系等,引导学生逐步编制 6 的乘法口诀,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乘法口诀的实用性。 教材分析 一、学习状况 二、学生情况 三、解决对策 二年级学生在之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学习经验,对乘法的含义有了初步认识,也掌握了 2 - 5 的乘法口诀,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但他们的思维仍以直观形象为主,对于抽象的乘法口诀编制过程,可能需要借助更多的直观教具和具体情境来理解。 在记忆口诀时,可能会出现混淆或遗忘的情况,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来巩固。 学情分析 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 6 的乘法口诀编制过程,理解口诀的含义,熟记 6 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 6 的乘法口诀的意义,掌握口诀的编制方法,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理解口诀的含义,尤其是相邻口诀之间的关系,以及口诀的记忆方法。 难点 重点 教法分析 教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借助直观演示法,如使用多媒体展示豆荚等实物图,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 学法分析 学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法,尝试编制口诀;采用合作学习法,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完善口诀;运用记忆规律,如多种感官参与记忆、寻找口诀规律等方法来记忆口诀。 教学流程 环节一:情境激学,新课导入 环节二:情境教学,突出教学重点 环节三:课堂小结,突出主线 环节四:课堂练习,布置作业 每次可以坐 6 人, 2 次可以坐多少人? 3 次、 4 次、5次、 6次呢? 新课导入 每次可以坐 6 人, 2 次可以坐多少人? 3 次、 4 次、5次、 6次呢? 18 24 30 36 推进新课 你能编出 6的乘法口诀吗? 1 个 6 1 × 6 = 6 2 个 6 相加 2 × 6 = 12 3 个 6 相加 3 × 6 = 4 个 6 相加 4 × 6 = 5 个 6 相加 5 × 6 = 6 个 6 相加 6 × 6 = 一六得六 二六十二 三六 ( ) 四六 ( ) 五六 ( ) 六六 ( ) 十八 18 24 36 二十四 三十 30 三十六 12 30 3 × 6 = 4 × 6 = 6 × 3 = 6 × 4 = 三六 ( ) ( ) 1 × 6 = 6 × 1 = ( ) 18 18 十八 24 24 四六二十四 6 6 一六得六 1. 随堂演练 2.列出乘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 1) 6 个 2 连加的和是多少? ( 2) 两个乘数都是 6, 积是多少? 6 × 2 12 6 × 6 36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认识了 6 的乘法口诀,了解其编制过程和意义。在课堂上,大家积极思考、踊跃发言,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出了口诀,还学会了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课后多复习口诀,牢记于心,在生活中多留意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魅力。 作业布置 1. 背诵 6 的乘法口诀给家长听,并默写一遍。 2. 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巩固口诀运用。 3. 寻找生活中能用 6 的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