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套小学北师大版 第五单元 有趣的立体图形 认识图形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在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类、描述、命名、辨析的过程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4种立体图形。通过观察、触摸生活中的实际物体,获得关于立体图形的感性认识。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经历视觉、触觉感知,用语言描述认识形状,从而抽象出每种立体图形的一般模型,初步感知各种立体图形的一般形状特征,并认识图形的名称,最后在现实生活中找各种立体图形相应的物体。通过本课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各种立体图形的表象,感知各种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渗透分类思想。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并知道它们的名称,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 2.按物体的形状对简单的立体图形进行分类,积累观察、思考、交流的活动经验。 3.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和归纳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正确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它们的特征,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教学难点: 能按物体的形状对简单的立体图形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选择喜欢的物品玩一玩,并说一说。 生:知道。有篮球、牙膏盒、胶棒、魔方、墨水盒、茶叶筒、鞋盒、糖盒、积木、乒乓球。 通过玩、认熟悉的物品,唤醒学生对各种立体图形的已有认知经验。 环节二 探究新知 活动一:想一想,说一说 师:同学们,我们在第三单元学习了整理与分类,还记得物品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吗? 师:接下来我们把刚才的物品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分一分。 小组合作,要求: 1.独立想一想:可以分成几类:是按什么分的? 2.说一说:小组内交流想法。 3.放一放:把相同的物品放到一起。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自由说一说。 活动二:按形状,分一分 师:大家可以看看图形的形状,按形状分一分吗? 学生小组讨论分的结果。 活动三:找一找,说特征。 1.认识长方体 师:现在请大家拿出长方体物品,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2.认识正体 师:现在请大家拿出正方体物品,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3.认识圆柱 师:刚才同学们把胶棒、茶叶筒、糖盒等像柱子一样的物品放在一起,现在请大家拿出这种形状的物品,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4.认识球 师:刚才同学们说篮球和乒乓球放在一起。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说一说你都有什么发现。 活动四:玩一玩,说一说 师:同学们老师现在把这些物品装进一个袋子中,大家来摸一摸,猜一猜你摸到的是什么形状的物品?并且要说出这个形状的特征和名称好不好? 照样子,两人一组猜一猜。 师:刚才大家猜得都很准确,那接下来老师还有一个游戏,我们用刚才的物品,在课桌上玩一玩,推一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神奇的奥秘呢? 师:刚才通过两个游戏大家进一步对立体图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接下来老师描述特征,你们能不能猜测出立体图形呢? 生:物品可以按用途、颜色、形状等属性进行分类。 生1:球是圆圆的,可以滚来滚去,可以把这样的形状放在一起。 生2:我把方方正正地放在一起。 生:可以。 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推一推等活动后交流汇报。 生1:长方体有牙膏盒、鞋盒、墨水盒。 生2:正方体有积木、魔方。 生3:圆柱有胶棒、茶叶筒、糖盒。 生4:球有篮球、乒乓球。 生: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相对的两个面完全一样。 生:正方体是正正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并且6个面大小都是完全一样的。 生:它们都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它们的上面和下面都是平平的、圆圆的且大小是一样的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