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单元检测试题 (相关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Ca﹣40、Cl﹣35.5) 一、选择题(共13个题,共18分,1~8题每题1分,9~13题每题2分,在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1.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利用可调节温度的电炉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氯化钠不是可燃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温度为60℃时,只有①处白磷燃烧 B.为控制变量,①②③④处所取白磷、红磷、氯化钠的质量应相等 C.当温度为260℃时,②处红磷燃烧、③处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D.当温度升至500℃时,④处氯化钠可能燃 2.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油锅着火后立即用锅盖盖灭 B.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C.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可调小灶具进风口 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若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 3.二氧化碳灭火器(如图)使用广泛,生产时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液化后装入小钢瓶中,使用时将其喷出灭火。下列有关该型灭火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压液化时,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缩小 B.使用时先拉出保险销,再按下压把喷出灭火 C.灭火时,二氧化碳起到降低着火点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D.适用于扑灭图书馆内图书失火 4. 下列过程中,利用了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的是( ) A.海水晒盐 B.干冰制冷 C.风力发电 D.火箭发射 5.在探究甲烷的元素组成时,做了如下图的两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 B.左侧烧杯内壁有小液滴产生 C.右侧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 D.可得出甲烷含有氧元素 6. 能源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风能 B.氢能 C.石油 D.潮汐能 7.安全责任重如山,防火防灾记心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冬季在家里用木炭生火取暖,应注意开窗通风 B.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C.实验中,不慎打翻酒精灯引起失火,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8.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所示为碳的价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中A物质属于可再生能源 B.B物质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C.D物质能够反应生成E物质 D.C和D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性质也相同 9.为进一步探究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小明同学将铜丝网放置在蜡烛火焰中上部,发现铜丝网下方蜡烛正常燃烧,上方没有火焰,如图所示。请分析铜丝网上方没有火焰的原因是( ) A.铜丝网隔绝氧气或空气 B.铜丝网上方没有石蜡蒸气等可燃物 C.铜丝网散热,其上方温度没有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灭火就是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 10. 2024年全国安全生产月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油站、面粉厂应严禁烟火 B.乘坐高铁不许携带易燃、易爆品 C.高楼失火时禁止乘坐电梯逃生 D.天然气泄漏时开灯检查 11.如图是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CO=CO2+N2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不变 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2∶3 12. 《辍耕录》记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为纸,熔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曰发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松木发火说明其具有可燃性 B.削松木为小片可使燃烧更充分 C.“发烛”发火会放出热量 D.“发烛”发火产物只有CO2 1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