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75674

第五单元《周长》(选择题篇三大题形)单元复习讲义(知识梳理+易错集锦+典例精讲+专项精练) 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学生版+解析)

日期:2025-04-30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30747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典例,学生,北师大,上册,数学
    第五单元 《周长》 单元复习讲义(讲义) 三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精练(知识梳理+易错集锦+典例精讲+专项精练) (高清导图,放大更清晰。) 1、核心素养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计算规则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周长的方法,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测量和计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数学应用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2、学习目标: (1)认识周长的定义,理解它是封闭图形边缘线段的总和。 (2)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熟练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3)能够通过实际测量工具(如尺子)测量简单图形的边长,并计算其周长。 (4)能够解决一些与周长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围栏的长度计算)花坛边沿的装饰等。 (5)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运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自己思维的能力。 1、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2、周长的计算方法:以一条边的长度为起点顺次相加,能凑成整十、整百的数可以分组相加,不要重复或遗漏。 1、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可以根据周长的含义,把每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也可以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计算。 2、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或(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四大易错知识点 1、图形的周长指的是一个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如果一个图形不是封闭图形 那么它就没有周长。 2、比较两个图形周长的大小时,不要被图形的大小所误导。 3、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为(长+宽)x2,不要忘记乘 2。 4、若用围栏一面靠墙围成一个长方形,求围栏的长度时,围成的长方形的三条 边的长度和就是围栏的长度。 【典例精讲1】(23-24三年级上·贵州贵阳·期末)下面各图形是由9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拼成的,( )的周长最长。 A. B. C. 【答案】C 【分析】围成一个平面几何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把每个小方形的边长看作1,小正方形的边长一样长,分别数出每个图形小正方形边长的条数,即可求出各选项的周长,再把各选项的周长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 A.,周长就是16; B.,周长就是12; C.,周长是20。 20>16>12 各图形是由9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拼成的,的周长最长。 故答案为:C 【典例精讲2】(23-24三年级上·福建泉州·期末)下列图形中,周长最长的是( )。 A. B. C. 【答案】C 【分析】长方形周长公式:(长+宽)×2,分别计算出每个图形的周长。 A.图中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先把6与2相加,求出长与宽的和,再乘2即可求出周长。 B.将图中左上角缺的部分,水平的线段向上平移,竖直的线段向左平移,即为一个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的长方形,先求出6与2的和,再乘2,即可求出其周长。 C.将图中缺的部分,水平的线段向上平移,图形的周长是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的长方形周长,再加2条小线段的长度。 【详解】A.(2+6)×2 =8×2 =16(厘米),周长是16厘米; B.(2+6)×2 =8×2 =16(厘米),周长是16厘米; C.(2+6)×2 =8×2 =16(厘米) 图形的周长等于16厘米+加2条小线段的长>16厘米,所以这个图形的周长最长。 故选:C。 【典例精讲3】(23-24三年级上·陕西咸阳·期末)把两个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A.40 B.35 C.32 【答案】C 【分析】把两个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即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如图),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计算出结果再选择。 【详解】8×4=32(厘米) 所以,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 故答案为:C 学校:_____ 姓名:_____ 班级:_____ 选择题 1.(22-23三年级上·陕西宝鸡·期末)在一张长5分米、宽3分米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