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阿Q正传》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课时 教材分析 《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用近乎漫画的夸张手法,描写了一个无名无姓、无家无业的贫苦雇农阿Q短暂的一生。阅读本文时,要对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历史和鲁迅致力于“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有所认识;着重分析阿Q这一典型人物的性格特点,挖掘“精神胜利法”的内涵;从人物形象、叙述语言以及幽默、夸张、讽刺等艺术手法的角度,关注小说喜剧表象下的悲剧意味;还可以探讨阿Q为何具有超越时代、民族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鲁迅的生平以及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 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阿Q的性格特点,挖掘“精神胜利法”内涵。 审美鉴赏与创造:深度解读重要语句或段落,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文化传承与理解:关注小说喜剧表象下的悲剧意味,探讨阿Q为何具有超越时代的民族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点 分析阿Q的性格特点,挖掘“精神胜利法”内涵。 教学难点 深度解读重要语句或段落,探讨阿Q为何具有超越时代的民族意义和价值。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在旧社会的压迫下,几乎所有人都因屈辱的地位和统治阶级思想的毒害而不能正视现实,成为那个时代的“阿Q”。那鲁迅笔下的”阿Q“究竟是怎样的人呢?他又有什么地方可以引发人们的深思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鲁迅的作品———《阿Q正传》。 任务一: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1. 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鲁迅的小说多材于当时病态的现实社会,旨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杂文数量极多,题材广泛,形象鲜明,论辩犀利,文风多变。 《阿Q正传》是鲁迅创作的中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史上的不朽杰作。 2. 代表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阿Q正传》等皆收于《呐喊》中)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且介亭杂文》《南腔北调集》等。 3. 写作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封建统治阶级一方面对帝国主义者奴颜婢膝,表现出一副奴才相;另一方面对自己统治下的臣民又摆出主子的架子,进行疯狂镇压和盘剥。帝国主义侵略已到了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地步,但他们偏要自称“天朝”,沉醉在“东方精神文明”中,鼓吹中国文明“为全球所仰望”。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却追求精神上的胜利。 统治者的“精神胜利法”和对人民进行的封建麻醉教育,使劳动人民忘却了压迫和屈辱,无反抗,无斗志,永远处在被压迫、被剥削、受毒害的状态中,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奴才和顺民。 1911年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并未唤醒广大农民群众,也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和封建阶级的根本利益。一些投机分子摇身一变成了“革命者”,他们利用革命政权迫害革命势力,杀害革命党人、革命群众。 阿Q这个想要革命的流浪雇农,却被假革命、反革命分子和假革命政权杀害了。他是无辜者,假革命者有罪,而无辜者死,假革命者生。《阿Q正传》就是在这样颠倒黑白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4. “阿Q精神” “阿Q精神”:又叫精神胜利法。 “这就是他的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嘲、自解、自甘屈辱,而又妄自尊大、自我陶醉等种种表现。简言之,是在失败与屈辱面前,不敢正视现实,而使用虚假的胜利来在精神上实行自我安慰、自我麻醉,或者即刻忘却。他的一生就是一部受尽屈辱的血泪史。直到最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