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81115

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3强化练习题--第三章 第四节 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含解析)

日期:2025-04-0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3766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第四,解析,国家安全,施与,政策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3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第四节 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为建设一个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城市环境,防止城市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活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和《甘肃省环境保护条例》,特制定《酒泉市市区噪声污染综合治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的各条款不能与下列哪一法律中的有关条款相抵触(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C.《甘肃省环境保护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直接依据的法律是(  ) A.《刑法》 B.《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3.下列法规是为了方便执行该类《规定》而制定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噪声标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甘肃省环境保护条例》   城乡居民有7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故室内空气质量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为此,我国制定了《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GB/T 17095—1997)。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该标准属于(  ) ①专门性规范  ②强制性标准 ③推荐性标准  ④综合性法规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5.为确定某小区的室内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是否符合标准,可采取抽样法进行检测。这种方法是为   而制定的(  ) A.确定环境质量标准   B.确定污染物排放标准 C.提高环保基础   D.方便环保工作   (2023黑龙江西北部八校期中联考)《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2年6月1日由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在内罗毕通过,我国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该公约。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该公约(  ) ①在我国具有法律效力 ②规定了我国应尽的国际义务 ③构成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④是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依据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7.为保护我国的生物多样性而加入的国际环境公约有(  ) 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②《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 ③《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章程》 ④《京都议定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题组二 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   在解决当前面临的各类环境问题时,必须实行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8.要实行环境管理的原因是(  ) A.技术手段具有局限性 B.环境管理能杜绝环境问题的产生 C.环境问题的形成源于自然环境的恶化 D.环境管理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 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单靠技术方法能够完全解决环境问题 ②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 ③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应该是国家和政府 ④企业影响环境的行为主要是生产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限期治理制度是指对指定区域的重点环境问题采取的强制性措施。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0.限期治理制度的治理要求是限定(  ) ①治理时间  ②治理内容 ③治理效果  ④治理措施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1.限期治理制度的治理类型有(  ) ①区域或流域的限期治理 ②行业的限期治理 ③点源的限期治理 ④目标的限期治理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我国已将“环境保护”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管理原则、制度和政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三同步”属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