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82879

第九章压强和浮力 综合素质评价(二) 单元测试(含答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1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3655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测试,八年级,物理,苏科版,学年,2024-2025
  • cover
压强和浮力综合素质评价(二)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将10枚一元硬币叠放在规格为“”的白纸上,请估测这叠硬币对白纸的压强最接近于( ) A. B. C. D. 2.如图甲所示的“两心壶”是我国古代先贤留下众多智慧杰作中的一个。通过捂住壶柄上的孔,可以控制倒出的液体类型,其俯视结构图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壶是利用大气压原理工作的 B.装甲、乙液体的壶底端是连通的 C.若捂住甲孔,则倒出的是甲液体 D.能控制倒出不同液体,是因为液体密度不同 3.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机翼模型和都只能沿竖直方向上下自由运动,、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风向反向时,模型将下降 B.当风突然停止时,模型将下降 C.当相同的风速吹向飞机模型时, D.当相同的风速吹向飞机模型时, 4.为拯救濒危物种中华鲟,生物学家在放养的中华鲟身上拴上定位硬壳胶囊。数天后,胶囊与潜入水中的中华鲟脱离,最终漂浮于水面发射定位信号。脱离后,胶囊受到的浮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5.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正方体物块(如图所示),若将竖直切成两半,并拿走右半边,剩下的一半对桌面的压力、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压强均不变 B.压力减小、压强不变 C.压力、压强均减小 D.压力不变、压强减小 6.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在其一端扎紧橡皮膜后注入适量液体,再放入装有另一种液体的容器中,橡皮膜的形变如图所示(管内液体未画出)。若两种液体为水和酒精,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管内液面高于管外,则管内可能是水 B.若管内液面低于管外,则管内一定是酒精 C.若管内液面低于管外,则管外可能是水 D.若管内液面与管外相平,则管外一定是酒精 7.有一个密度均匀的长方体铜块,被截成、两块,如图所示。已知,则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之比分别为( ) A. B. C. D. 8.如图甲所示的为我国古代的滴水计时工具———漏刻,如图乙所示的为它的模拟示意图。漏水壶通过底部的出水口向受水壶中滴水,受水壶中的箭尺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当受水壶中水面升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箭尺受到的浮力变大 B.箭尺排开水的体积变大 C.箭尺排开水的重力不变 D.水对受水壶底压强不变 9.水平面上有两个相同的溢水杯,分别装满不同的液体,将同一个小球分别放入溢水杯中静止时(如图所示),从甲杯中溢出了的液体,从乙杯中溢出了的液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球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B.小球所受的重力等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等于 C.甲杯中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杯中液体的密度 D.小球放入前,液体对甲杯底的压强等于液体对乙杯底的压强 10.小明将底面积为的柱状蜡烛底部表面烧熔化,然后迅速压在底面积为的圆柱形容器底部,向圆柱形容器中加水至刚好淹没蜡烛,测得水深(蜡烛与圆柱形容器底弥合,如图甲);接着他移动了一下蜡烛,发现最终蜡烛漂浮在水面,测得此时水深为(如图乙),已知水的密度为。根据以上信息作出的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第10题) A.图甲中蜡烛所受浮力为 B.图甲中蜡烛处于悬浮状态 C.蜡烛密度为 D.图乙中蜡烛所受浮力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1.如图所示,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首先测得了标准大气压强的值约为_____;实验时,若仅将玻璃管倾斜至虚线位置,则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将____(填“变短”“不变”或“变长”),若将此装置从山上拿到山下做实验,测量的大气压将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第11题) 12.三峡船闸的永久船闸共有24扇人字闸门,其外形和重量均为世界之最,被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