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84114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1.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9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171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小学,道德,法治,六年级,上册,感受
  • cover
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简单了解法律的分类;理解和掌握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基本作用。 2、能力目标:树立“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意识;提升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法律的尊严,领悟法律的作用;逐步树立“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的科学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 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基本作用。 引导学生树立“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的科学法律意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树立“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的科学法律意识。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好,前些日子,邻居家的的王鹏哥哥由于厌学离家出走,在兰州的一个饭店打工,他父母找到他后却不能带他回家,因为他已经和饭店签订了半年的合同并预支了工资,他的父母多次和老板多次协商都没有解决,那么同学们,王鹏的父母该通过什么途径带孩子回家,让这孩子重新回到学校? (法律) 可见,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应该了解法律,懂得法律的作用,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我们自己的合法权益。本节课我们就来探讨“法律的作用”。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第一环节】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自学,并完成学案的自主学习部分。 1.多媒体出示自学目标,找学生读; 2.教师指导自学方法: 首先通读教材,(包括小字部分)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用钢笔勾画本节重要知识点,然后根据教材填写学案并标出解决不了的问题。同时要把握时间(8分钟),争取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学任务。 (教师巡视并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3.组长检查自学情况,并将本组疑难汇总给老师,教师叫个别同学上讲台展示自学情况; 【第二环节】解决疑难,构建知识框架。 1.各组对疑难问题进行交流,教师点拨纠错。(各组互帮解决) 2.如果学生没有疑难就有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解答。(学生用自学到的知识分析教材案例,说出法律的“调节”和“制裁、保护”的两个作用。) 老师:同学们刚才通过自学得到的知识比较零散,不系统,如果不加整理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归纳梳理本课的知识点,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具体做法:大家把自己收获到的知识点汇总到一起交给小组长并展示。 3、由各小组讨论并构建本课知识框架,在学生整合的基础上教师板书。 (板书:法律的作用:规范作用、协调作用,制裁和保护作用。) 教师:通过刚才的自学,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本节基本知识,下面就到了我们对知识的应用环节,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分析一些热点和焦点话题。 【第三环节】:指导小组合作下面材料分析,突破重难点。 材料分析:《抢盐风波》 1.把四个问题分给不同的四个小组,合作完成并展示; 2.教师点拨归纳并出示答案要求学生将答案整理在学案上。 具体要求: 1、分析材料:要读懂材料,能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思考并联系所学知识,找到与所学知识的链接点并用准确的政治术语表达。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材料:(看幻灯片) 2、小组合作: A、要分工明确,由小组长负总责,记录员做好记录,展示员负责展示。 B、要求每个组员都要发表意见,最后形成本组统一答案(注意:把握好时间)。 C、在完成本组任务后认真思考其他组的问题。 3、小组展示:由一个小组展示,另一个小组补充不同意见,意见一致不必重复。其他组注意倾听,也可以发表不同意见。把统一后的答案写在学案上。 三、拓展延伸 下面我们再回到课前王鹏的问题,你们说要通过法律途径让王鹏重新回到学校,那么王鹏和老板谁违法了,用你学到的法律知识说说。这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教师总结:通过对本材料的分析,我们不仅进一步的了解了法律的作用,而且能用一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