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列子》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积累文言词语。 2.加强诵读训练,通过诵读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培养文言语感。 3.理解故事的寓意,感受愚公精神的现实意义。 课前导入 本文是一则寓言。你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吗? 狐假虎威 亡羊补牢 守株待兔 穿井得一人 两小儿辩日 杞人忧天 文体知识 寓 言 寓言是文学题材中的一种,指含有讽喻或哲理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 寓: 寄托于内 寓 言 言: 表述于外 讽刺性 哲理性 用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作品介绍 本文选自《列子 汤问》。《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列御寇所著,早已散佚。现在我们读到的八篇《列子》,一般认为是东晋人根据古代有关资料编写而成。 《列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如《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杞人忧天》等。 列子,即列御寇,战国时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代表人物。列子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主张清静无为,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先后著文二十篇。 字词正音 万仞( ) 豫南( ) 荷担者( ) 箕畚( ) 孀妻( ) 始龀( ) 无穷匮( ) 一厝( ) 垄断( ) 冀州( ) 魁父( ) rèn yù hè jī běn shuānɡ chèn kuì cuò lǒnɡ jì kuí 课文诵读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 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 hánɡ rèn jì chénɡ sè yū zēng kuí hè kòu rǎnɡ jī běn shuānɡ chèn 课文诵读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kuì wú cuò yōnɡ lǒnɡ 愚公移山 疏通文意 太行、王屋二山,方 七百里,高万 仞,本在冀州 之 南,河阳之北。 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万仞,本来在冀州的南边,河阳的北边。 方圆 长度单位 的 疏通文意 北山愚公者,年 且 九十,面山而居。 将近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大山居住。 疏通文意 惩 山北 之 塞 ,出入 之 迂 也, 苦于 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阻塞 曲折,绕远 (他)苦于山北路途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 疏通文意 愚公 聚 室 而 谋 曰:“吾与 汝 毕 力平 险 , 指 通豫南,达于 ,可乎?”杂然 相 许 。 家人 商量 你们 尽、全 险峻的大山 直 *汉水南岸 纷纷地 赞同 汉阴 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行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知识链接 山南水北为阳, 山北水南为阴。 疏通文意 其妻 献疑 曰:“ 以 君之力,曾 不能损 魁父 之丘,如 太行、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