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桂花雨》教学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教学目标 自学两个生字,“箩、杭”,会写“懂、箩、缠、婆”等十个生字,积累词汇,掌握课文内容。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可以简单概括文章每段大义。 品读重点句子,想象散文描绘的画面情景。 抓住关键字词、语句,了解对比、反衬、借物抒情等写作手法和重点字词的修饰表达作用。 学习并运用结合重点语句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品读语句,感受“桂花香”,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思念家乡的感情。 重点:根据课文内容,掌握借物抒情的手法,体会作者对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所表达的感情。 琦君,出生于1917年7月24日,本名潘希珍,又名潘希真,浙江温州永嘉人。十二岁随父母迁居杭州,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1949年赴台湾,后旅居美国。曾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台湾当代文学作家。她的作品有散文、小说、儿童文学作品等,深受海内外读者的欢迎。 一、导入课文,了解背景 1.作者介绍 教学过程 2.认识桂花 桂花又叫木樨(xī),秋季开花,花朵为黄色或黄白色,芳香四溢。原产中国,常见的有金桂(丹桂,花橙黄色)、银桂(花黄白色)和四季桂等,为珍贵的观赏芳香植物。花可提取芳香油或用作食品、糖果等的香料。 为什么叫“桂花雨”? 2.会写 dǒng gāo bǐng chán jiǎn jìn pó lán luó ch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会识 杭(háng) 箩(luó) 释义:用竹子编的器具,大多方底圆口,制作比较细致,用来盛粮食或淘米等。 3.多音字 盛 担 挑 4.掌握词语 指指点点:指出来使人知道 姿态:姿势,样儿 迷人:使人迷恋,陶醉 缤纷:繁多而杂乱的样子 近义词:故乡—家乡 盛———开放 欣赏—观赏 姿态—姿势 担心—担忧 反义词:盛———凋谢 仔细—马虎 担心—放心 完整—残缺 新鲜—陈旧 shèng(盛开) chéng(盛饭) tiāo(挑选) tiǎo(挑战) dān(担心) dàn(重担) 反衬手法,突出了桂花迷人的香气,表现出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对比手法,描写作者对桂花的态度,突出了桂花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三、精读课文,把握内涵 ①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②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③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桂花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④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海洋和南海上的热带气旋,是一种极强烈的风暴。 语言描写,表现母亲对桂花的牵挂,体现出桂花在母亲心中的地位。 品字:浸。浸的本意?在这里运用有什么好处?(“浸”本意为浸泡、渗入,“浸”字,形象地写出来桂花香气地浓郁。桂花香飘十里,自然地人就浸泡在桂花地香气里。) ⑤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