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04194

6.2 第2课时 金属活动性 置换反应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4-2025学年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下册

日期:2025-04-0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1656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九年,学科,中化,年初,2024-2025,格式
  • cover
世界 第2课时 金属活动性 置换反应 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采用“实验—讨论”的探究模式,通过对金属和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的实验事实进行分析,层层引导,引出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总结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作用。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进行判断,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同时,能设计实验探究两种或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认识并熟记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和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和事实。 3.能运用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与方法,从物质类别的视角,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初步预测常见金属的主要性质,设计实验方案,分析、解释有关的实验现象,进行证据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教学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尤其是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有关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强弱。 教学用具: 砂纸、烧杯等实验仪器,铝丝、铜丝、铁丝、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硫酸铝溶液等实验试剂。 教学思路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运动会上小明夺得了百米赛跑的铜牌,他在化学实验室中经过一番加工,把自己的铜牌变成了“银牌”,小明是如何把运动会上获得的铜牌变成“银牌”的呢 【过渡】 要想更好地使用金属,需要全面把握金属的性质,而金属的化学性质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密切相关。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倾听,思考。 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任务一 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活动1】 金属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分组实验】 将学生分四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1.把一根用砂纸打磨光亮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3.把另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4.把一根洁净无锈的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按要求实验,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记录实验现象的习惯。 小组交流实验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归纳讲解】 铝、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铝、铁比铜活泼;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不能与硫酸铝溶液反应,说明铜比银活泼,不如铝活泼。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是铝、铁>铜>银。 交流实验现象,尝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倾听并理解如何通过实验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培养学生根据事实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培养学生联想记忆的思维,能正确描述现象,根据现象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 【讲解】 经过了许多类似于金属和稀盐酸或稀硫酸、金属和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的探究过程,科学家认真地进行了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出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 【板书】 金属活动性顺序 思考,理解,记忆并记录。 引导学生由实验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产生从现象到本质的飞跃。 任务二 思考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作用 【活动2】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作用,有以下判断依据: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一类稀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前面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思考,理解,记忆并记录。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并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会从具体到一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任务三 利用金属活动性进行判断 【活动3】 判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