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受精作用 课时学习目标 (1)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阐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和互换的重要意义。(2)举例说明受精作用的过程。(3)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生物遗传的重要意义。 一、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1.实验原理 蝗虫的精母细胞要经过两次细胞分裂形成精子。在此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不断发生变化,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时期。 2.方法步骤 3.实验现象 在减数分裂Ⅰ中期,可以看到同源染色体有序地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不是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这是与有丝分裂相区别的地方);在减数分裂Ⅱ中期,着丝粒将会排列在赤道板上,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Ⅱ后期除外)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且次级精母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辨正误] (1)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时,可以看到某一细胞减数分裂的连续过程。(×) 提示:制作装片时,细胞已经死亡,故不能观察到某一细胞减数分裂的连续过程。 (2)观察减数分裂时选择雌性动物的卵巢比雄性动物的睾丸更适宜。(×) 提示:应选雄性动物的睾丸更适宜。 (3)在处于减数分裂Ⅰ前期的细胞中,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现象。(√) (4)假设某动物体细胞中有2n条染色体,睾丸中可以观察到染色体数目为4n的细胞。(√) 1.观察减数分裂过程时一般选择观察雄性个体的减数分裂装片,为什么? 提示: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雌配子数量。 2.观察蝗虫精母细胞(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的减数分裂装片时,能看到几种不同染色体数目的细胞分裂图像? 提示:因为蝗虫的精原细胞既进行有丝分裂,又进行减数分裂,所以可以观察到染色体数目为n、2n、4n等不同的细胞分裂图像。 选用雄性生殖器官的原因 一般来说,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雌配子数量。 【学以致用】 1.(2024·江苏扬州高一下统考)如图是玉米(20=20,即染色体数为20)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①~⑤代表不同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③和细胞⑤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目相同 B.细胞②为次级精母细胞 C.细胞④和细胞⑤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目相同,都为细胞①的一半 D.若细胞①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则形成的四个花粉粒中一半异常 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及题图可知,细胞③中染色体数为10,核DNA数为20;细胞⑤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目均为20,A错误;细胞②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为次级精母细胞,B正确;细胞④和细胞⑤中染色体数目与细胞①中相同,都为20,C错误;若细胞①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移向了细胞同一极,那么形成的四个花粉粒中染色体数分别为11、11、9、9,即四个花粉粒中染色体数目都异常,D错误。 2.(2024·西安铁一中高一质检)下列关于“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时需用高倍镜 B.在处于减数分裂Ⅰ中期的细胞中能观察到赤道板结构 C.视野中能观察到的同源染色体分开的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 D.视野中能观察到的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时期 答案 B 解析 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B错误;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两极,C正确。 二、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1.配子多样性的原因 (1)两个重要原因: (2)意义:导致了不同配子遗传物质的差异,加上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使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多样性。 2.探究·实践———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项目 操作要点 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和主要行为的变化 物理模型 (1)用两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染色体,每种颜色分别制作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