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06515

7.1.2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课件(共19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日期:2025-04-0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526271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7.1.2,PPT,化学,九年级,科粤版,学年
  • cover
(课件网) 7.1 物质的溶解 第2课时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学习目标 讲授新课 探究几种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01 知道溶解时常伴有吸热或放热现象。 02 导入新课 用潮湿的手触摸食盐时,感觉温度没有明显变化,但触摸洗衣粉时,会有温热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 01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实验 7 – 2 溶解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1.分别取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三种物质各3g,置于3个同样规格的烧杯中。 2.另取3份各20 mL的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下水温。 3.将3份水分别倒进装有固体物质的烧杯中,搅拌,测量并记录固体完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 实验步骤 氢氧化钠易受潮并且有腐蚀性,应放在小烧杯内进行称量,不能直接放在托盘或称量纸上进行称量。另外需注意,不要让它沾到身体上,若不小心沾到身上,先用布或纸巾等擦干,然后再用大量水进行冲洗,最后涂抹硼酸溶液。 注意事项 氯化钠 溶液 硝酸铵 溶液 氢氧化钠 溶液 溶解吸热和放热现象 实验 7 – 2 溶解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溶质 加入固体前水的温度/℃ 固体完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 溶解前后的温度变化/℃ NaCl NH4NO3 NaOH 结论:氯化钠溶解时溶液温度变化不明显; 硝酸铵溶解时溶液温度降低,说明溶解过程中吸收热量; 氢氧化钠溶解时溶液温度升高,说明溶解过程中放出热量。 22 22 22 22 19 33.8 0 -3 11.8 思考与交流 生石灰(CaO)遇水也会放热,与NaOH溶于水放热的实质相同吗? 不同 CaO遇水放热是化学变化 CaO+H2O====Ca(OH)2 反应放热 而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是物理变化 讨论 除了上述实验材料,你还知道哪些可以溶解放热、吸热、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溶质呢? 溶解放热:浓硫酸等 溶解吸热:铵盐等 溶解既不吸热也不放热:蔗糖等 1.小明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该购买( ) A.硝酸铵 B.氯化钠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 练一练 A 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 利用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测定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 实验目的 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可以测定物质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实验装置与方法 用量筒向3个同规格的锥形瓶中各加入100 mL水,再分别加入10g NH NO 、10gNaCl、10gNaOH固体,开动磁力搅拌器,数据采集器将自动采集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 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 利用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测定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 实验结果 NaCl: 温度基本保持不变。 NaOH: 温度显著升高。 NH4NO3: 温度明显降低。 结论 不同的物质在溶解过程中会导致溶液温度的不同变化,具体表现为吸热或放热现象。 练一练 2.为了探究常见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某学习小组用图甲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室温下,向反应釜中加90 mL的蒸馏水,分别加入下列固体;实验过程温度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 种类 NaOH NaCl NH4Cl KCl H2O 质量/g 0.400 0.585 0.535 0.745 0.500 (1)分析乙图可知,当时的室温为    ℃。 (2)根据探究的目的,反应釜应该具有的性质的是   (列举一种)。 (3)在该探究的过程,每次加入的试剂质量都不一样,会不会影响探究的结论,并说明原因:                    。 20.3 能隔热 变化,与所加试剂的质量无关,不会影响探究的结论。 不影响,因为实验只需要测量液体的温度的 课堂小结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放热: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 吸热:硝酸铵 无明显热现象:氯化钠 随堂训练 1.如图是某同学探究燃烧条件的改装装置,向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 (  )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蔗糖 D.食盐 B 2.下列各组固体物质只用水不能区分的是( ) A.氢氧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