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09900

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 教案 学案,共3份)

日期:2025-02-1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161878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3.1DNA,要的,遗传物质,课件,教案,学案
    [单元概念解构] [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DNA结构、转录和翻译过程等模型的制作,学习模型与建模的研究方法,并能从结构与功能观的角度阐明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特点以及遗传信息在大分子之间的传递。 2.通过对噬菌体侵染细菌等实验的分析以及DNA复制过程的探究,尝试运用证据解释现象,总结归纳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阐明DNA复制的过程、特点和意义。 3.通过归纳与概括、推理与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分析相关的科学史资料,能概述遗传信息的表达,阐明遗传密码及其在遗传信息表达中的作用。从白化病和囊性纤维病入手,总结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 4.通过对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以及DNA复制方式的探索,初步学会根据实验目的选择恰当的研究材料、技术方法,设计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并能尝试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原因。 5.通过对核酸是遗传物质、中心法则及其发展等内容的学习,了解科学家勇于探索的科学研究精神,认同科学研究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加深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2)掌握肺炎链球菌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的过程和结论。(3)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方法、过程及结论。(4)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结论。 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1.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2.肺炎链球菌的类型 项目 S型细菌 R型细菌 菌落 表面光滑 表面粗糙 菌体 有无致病性 有 无 3.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1)实验①②对比说明R型细菌无毒,S型细菌有毒。 (2)实验②③对比说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无毒。 (3)实验②③④对比说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能使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4)综合以上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一种转化因子,能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 4.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1)实验过程及结果 (2)实验结论 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微思考] 自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是什么? 提示: [辨正误] (1)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提示: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2)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从死去的小鼠尸体中提取到的细菌全部是S型活细菌。(×) 提示:此实验中,从小鼠尸体中提取到的肺炎链球菌包括R型活细菌和S型活细菌。 (3)艾弗里的实验证明S型肺炎链球菌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 提示:艾弗里的实验证明S型肺炎链球菌的DNA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4)格里菲思和艾弗里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提示:格里菲思未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将加热致死的S型肺炎链球菌与R型肺炎链球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体内的两种细菌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1)S型细菌是怎样产生的? 提示: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的DNA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2)加热后的S型细菌中蛋白质和DNA会发生什么变化?温度降低以后DNA和蛋白质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提示:①加热会使蛋白质变性失活,这种失活是不可逆的。由于蛋白质失活,失去其相应功能,S型细菌死亡。温度降低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会恢复。 ②加热时,DNA的结构也会被破坏,但当温度降低后,DNA的结构会恢复,进而恢复DNA活性。 ●艾弗里在实验中利用蛋白酶、RNA酶、酯酶或DNA酶处理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的原理是什么? 提示:运用“减法原理”控制对照实验中的自变量。用蛋白酶、RNA酶、酯酶或DNA酶分别特异性地去除细胞提取物中的蛋白质、RNA、脂质、DNA。 ●请分析艾弗里的实验设计思路。 提示:利用酶的专一性特点,分别用蛋白酶、RNA酶、酯酶或DNA酶处理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然后分别与R型活细菌混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