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 酶和ATP 综合检测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图是两种酶(酶甲和酶乙)在其最适温度下的催化反应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甲和酶乙的化学本质一定不相同 B.酶甲对底物浓度变化的响应更敏感 C.P点时提高温度不会提高酶的活性 D.P点增加酶浓度不会提高反应速率 答案 C 2.植物体内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可将果胶降解为半乳糖醛酸,能促进果实的软化和成熟脱落。为探究该酶的特性,进行以下4组实验,条件及结果如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别 ① ② ③ ④ 果胶 + + + +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 + + + Ca2+ - + - - Mn2+ - - + - 55 ℃ - - - + 半乳糖醛酸 + - +++ ++ 注:“+”表示存在和量的多少,“-”表示无,①~③组在常温下进行 A.由①④组可知,自变量为温度,因变量为半乳糖醛酸的量 B.由①②③组可知,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活性受离子影响 C.该实验说明,喷施Mn2+制剂可缩短果实成熟期 D.该实验证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不具有专一性 答案 D 3.植物细胞中的多酚氧化酶是一种存在于质体(具有双层生物膜且有些种类含有色素的细胞器)中的含有铜离子的蛋白质类酶,它能催化质体外的多酚类物质形成黑色素或其他色素,从而出现褐变,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质体是植物细胞中特有的结构,常见的如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 B.多酚氧化酶能够降低多酚类物质被氧化所需的活化能 C.茶叶细胞中多酚氧化酶活性高,多酚类物质含量多,有利于制作绿茶 D.生物膜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和细胞中物质区域化分布可有效阻止褐变 答案 C 4.淀粉酶有多种类型,如α-淀粉酶可使淀粉内部随机水解,β-淀粉酶则使淀粉从末端以两个单糖为单位进行水解。如图是对两种淀粉酶的研究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α-淀粉酶水解淀粉的最终产物中有葡萄糖,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主要产物为麦芽糖 B.β-淀粉酶在50 ℃条件下处理1 h后,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 C.β-淀粉酶的最适pH低于α-淀粉酶,在人的胃内α-淀粉酶活性低于β-淀粉酶 D.Ca2+、淀粉与淀粉酶共存时,更有利于较长时间维持β-淀粉酶的热稳定性 答案 C 5.图1表示在最适温度及最适pH时,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的积累量随时间的变化;图2表示pH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图3表示用某种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水解的实验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相关预期正确的是() A.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盐酸可用于调节溶液的pH,属于自变量 B.若将温度升高15 ℃,则d右移,e上移 C.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水解的产物中加入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 D.若在t2时向丙组反应体系中增加底物的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丙组产物总量增加 答案 A 6.磷酸肌酸(C4H10N3O5P)是存在于肌肉或其他兴奋性组织(如脑和神经)中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磷酸肌酸能够在肌酸激酶的作用下将磷酸基团转移到ADP处,从而生成ATP。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磷酸肌酸与ATP的组成元素相同 B.磷酸肌酸的存在有利于维持ATP的稳态 C.用肌酸激酶抑制剂处理细胞后,ATP的水解会加快 D.肌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可能存在磷酸肌酸 答案 C 7.某蛋白参与蛋白质的囊泡运输,它们有两种状态,结合GTP的活跃状态和结合GDP的不活跃状态。GTP和ATP的结构和性质相似,仅碱基不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GTP丢失2个磷酸基团后可参与RNA的合成 B.该蛋白由活跃状态转化为不活跃状态需要消耗能量 C.运输蛋白质的囊泡可能来自内质网或高尔基体 D.该蛋白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后可能导致细胞内运输分泌蛋白的囊泡不能形成 答案 B ( 第 5 页 共 5 页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