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数学 ) 学科 ( 五 )年级上册课时教学方案 )课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信息窗《摸球游戏———可能性》 时间 2023.10.26 节次 2 来源 青教版(五四制)小学数学 课型 新授课 授课对象 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 分析 《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是新课标中新增的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的范畴。在三年级上册中初步认识了可能性,学生学会用"可能”、“一定"、“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还会用“经常”、“偶尔"等词语描述-些事件的可能性;而本册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基础上,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同时通过与已有知识的对比,使学生扩大并加深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并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同时,通过与已有知识的对比,使学生扩大并加深对统计知识的理解,逐步培养学生利用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 分析 本单元是小学计算唯一一次对概率知识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可能性”方面的模糊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又是以后学习较复杂的概率知识的基础。 学情 分析 本单元是小学计算唯一一次对概率知识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可能性”方面的模糊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又是以后学习较复杂的概率知识的基础。 学生之前玩过摸球的游戏,对事物发生的可能性知道有大有小。 学习目标 1.借助摸球游戏,充分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对生活中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出确定性的描述。 2.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形成判断、推理的能力,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乐趣,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初步感受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学习难点:能按照活动要求根据可能性的大小设计简单方案。 评估任务 1.学生能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完成预学单; 2.小组交流中能用数学语言进行严谨表达; 3.能结合旧知推理,判断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4.组内交流有序、人人参与;互动交流中能专注倾听,勇于质疑。 教学准备 多媒体,学习单 教学过程 课前预学 自主学习课本第64和65页,理解确定性事件和不确定性事件,以及可能性的大小。 课中展学 活动一:交流预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估要点 出示与信息窗有关的教学情境。如果咱们做一个摸球游戏:捂着眼睛从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根据你的经验大胆猜测一下,从这三个袋子中任意摸一个球,会是什么颜色? 设计活动规则:4人一组,每人摸十次,每次摸完后放回,摇匀再摸。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 1.交流预学内容,什么是确定性事件?什么是不确定性事件? 2.小组合作进行摸球游戏。 3.展示交流,整理摸球的结果。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对可能性的理解。 2.交流中严谨表达,积极提问。 3.通过举例子来理解可能性,多多列举生活中的实例。 活动二:设计方案,确保公平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估要点 1.足球比赛开始前用什么方法决定哪个队先开球是公平的? 2.一年级有3个班,你来设计一个决定上场顺序的方案。 (1)讨论设计方案应注意什么。 (2)强调设计的方案要满足两个条件:一要保证公平;二要切实可行,便于操作。 1.组内依次交流自己的想法,进行简要记录,用红笔订正。 2.学生交流概括:要想公平,每个班级的可能性必须是一样的。 1.组内互相交流补充。 2.学生表达能力、语言严谨性的评价激励。 活动二:我给小球写数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估要点 1.最可能摸出的数字是3,○里面应该填什么数字? 2.重点让学生理解要想摸到3的可能性大,袋子里面的3就要比别的数字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