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7 * 一个粗瓷大碗 新课导入 本文的碗只是一个普通的粗瓷大碗,而它被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让人十分好奇。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一下吧。 作者介绍 赵一曼(1905.10.25--1936.08.02) 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她在与日军的斗争中表现英勇无畏,积极组织和参与抗日活动。不幸被俘后,面对敌人的残酷审讯与折磨,坚贞不屈,严守机密。她为了民族解放事业奉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其崇高的爱国精神和顽强的革命意志,成为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丰碑,永远值得铭记与敬仰。 东北抗日联军 (简称东北抗联)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抗日武装,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它在1931年至1945年间持续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抗敌战斗。 知识储备 自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侦察 zhēn 学认字 拼音开关 陈列 赵一曼 chén màn 联军 lián gāng 搪瓷缸 huán 归还 liáng 高粱 dùn 一顿饭 梁 粱 高粱 房梁 liáng liáng “加一加”“减一减” 慢-忄=( ) 曼 耳+关=( ) 屯+页=( ) 联 顿 曼妙 联军 一顿饭 多音字我会读 还 hái huán 归还 还书 还有 还早 课文围绕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的 ,讲述了 把通讯员给她盛的 偷偷倒进锅里之后,给自己盛了 ;把通讯员给她找的让她用来吃饭的 送给 当 的感人故事。 1、小通讯员为什么给赵一曼送来一个粗瓷大碗 2、这个粗瓷大碗是小通讯员从哪里拿来的? 3、那些艰苦的日子,战士们是怎样度过的? 4、从哪里可以看出战士们之间的友爱? 5、赵一曼的碗真的又一次丢了吗?如果没有丢,那么它去哪里了呢? 细读课文 ,独立思考: “一次”与“感人”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个粗瓷大碗,是赵一曼在东北抗日联军中担任政治委员时用过的。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过一次,但是抗联的老战士都能认出来。因为这个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 读一读这段话,说说哪些字词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这是一个专门展示中国军事历史和英雄事迹的博物馆,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 是赵一曼在东北抗日联军中担任团政治委员时用过的:这句话说明了碗的主人———赵一曼的身份及其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赵一曼是一位著名的女英雄,她在抗日斗争中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领导才能。 文物卡填一填 文物名称 陈列位置 文物主人 一个粗瓷大碗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赵一曼 这里设置了一个悬念,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同时也暗示了接下来的故事将充满情感和教育意义。这个碗不仅是物质上的遗物,更是精神上的象征,它代表着赵一曼和她的战友们在艰苦条件下坚持抗战的决心和毅力。 “送碗”与“还碗” 赵一曼没有碗的日子很长 小通讯员“找碗”和“送碗”的急切———对赵一曼的关心。 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 再次默读课文,说说哪件事最令你感动? 一场袭击日寇的战斗刚刚结束…… 关心爱护战士 这里展现了通讯员对赵一曼的敬重和关心,他不仅记得赵一曼的需求,还在战斗结束后立即行动,表现出他对这位领导人的深厚感情。 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不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 自读课文3~4自然段,想一想赵一曼对送来的碗是什么态度呢?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自主探究 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这……这……敌人都被消灭了,往哪里还啊!”通讯员为难地说。 语言描写 (以身作则,爱护老百姓) 赵一曼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