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文化自信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不足,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力与感知力,使学生认识到个人行为对社会文化和风气的影响,增强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传承良好文化习俗的意识,提升文化自信。 (二)语言运用 1. 学生能够用清晰、连贯的语言讲述身边的小事,描述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做到表达有条理、内容较完整。 2. 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能在交流过程中抓住关键信息,并针对他人的讲述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提出问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三)思维能力 1.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身边小事的思维能力,通过对小事的分类(如文明行为与不文明行为、有趣的事与有意义的事等),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不同类型小事的特点和影响,发展逻辑思维。 2. 鼓励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对事件进行多角度思考,如思考如何改进不文明行为或进一步发扬文明行为,激发创新思维。 (四)审美创造 1. 培养学生在讲述身边美好小事时,感受其中蕴含的人性美、道德美等,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的发现与欣赏能力,提升审美感知。 2. 启发学生在交流互动中,从他人的讲述中获取灵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关于身边小事的独特见解与感悟,提高审美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指导学生学会讲述身边小事,包括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自己的感受与看法,做到表达清晰、流畅。 2.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能在倾听后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如发表赞同或反对的意见、提出相关问题等。 (二)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身边小事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价值观,使学生能够从文化和道德层面理解小事的意义。 2. 组织学生进行高效的小组合作交流,避免交流过程中出现话题偏离、秩序混乱等情况,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有所收获。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舞台上,每天都在上演着各种各样的剧目,它们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只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片段。比如校园里同学之间的一次小小互助,或是公园里偶然遇见的文明善举或不文明行为。这些平凡的瞬间,就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看似不起眼,却串联起了我们真实而鲜活的生活画卷。今天,就让我们弯下腰,拾起这些珍珠,好好地聊聊身边的“小事”,去发现它们背后隐藏的大意义。 (二)观察图片,描述小事 1. 展示课本上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2. 组织学生依次描述图片中的小事,要求说出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 学生描述图片一示例:在商场门口这个人员进出频繁的地方,有一位年轻人和一位手提重物的人。年轻人看到后面的人不方便开门,就主动用手为他扶着门,还面带微笑,让人感觉很温暖。 学生描述图片二示例:在小区的道路上,有一位居民和他的宠物狗。宠物狗排便后,居民没有丝毫犹豫,马上拿出纸巾清理干净,然后把纸巾扔到垃圾桶,保持了小区环境的整洁。 学生描述图片三示例:在公交站台,有很多乘客正在排队等待上车。这时候有一个人不遵守秩序,插队挤到前面,周围的人都露出了不满的表情,秩序一下子变得有些混乱。 学生描述图片四示例:在美丽的旅游景点,有一些游客。其中有人在古建筑的墙壁上,用马克笔随意地乱写乱画,把好好的墙壁弄得乱七八糟,破坏了古建筑的美。 3. 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小事虽然都发生在我们身边,但有的行为值得赞扬,有的却令人反感,它们都对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氛围产生着不同的影响。 (三)明确要求,示例引导 1.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讲清楚事情的经过。 说出自己的感受或看法。 认真倾听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