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02044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2课《听听那冷雨》 教案+课件(10张)+检测(3份打包)

日期:2024-05-1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11066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鲁人,教案,3份,检测,10张,课件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 导入:课本诗《走在招魂的路上》节选 检查预习: 料料峭峭 淋淋漓漓 淅淅沥沥 滂滂沱沱 嗅嗅闻闻 层层叠叠 咀咀嚼嚼 嘈嘈切切 忐忐忑忑 琐琐屑屑 提示:通过这些词语把握本文语言的特点———音韵美。 核心问题:为什么作者听到的雨是冷的? 学习目标: 吟咏诵读,把握作者聆听冷雨的情感。 品味鉴赏,体味语言中蕴藉的情感美。 学习过程 整体感知 1、结构与思路 2、请同学们朗读第一段,想一想为什么作者听到的雨是冷的? 提示:(1)春寒料峭(2)乡愁引发的心理感受 3、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第一段结尾部分,感受一下作者的乡愁。 4、学生齐读。 品味语言 1、师生共赏 师生一起品读文章第七段。 (1)找一位同学朗读第七段。这位同学读的过程,其他同学思考有什么感受?(冷)哪些词句能体现出这种感受? 提示:凄凉、凄清、凄楚、凄迷 (2)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说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 提示:“凄迷”指作者因远离故土,家乡景象存在于脑海中是非常模糊的,那种想见而不能见的感受,引发了作者的乡愁,心理上自然是冷的,是“迷”的。 小结:实际上,这四个词是一种递进关系,凄凉是一种生理感受,凄清是一种大氛围,外在环境,凄楚是一种心理感受,而凄迷则是一种迷惘,不知该何去何从的痛苦,所以作者在这种心境下听到的雨能不冷吗? (3)老师还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化用蒋捷的《虞美人》? 提示:①与作者写作的触发点相同。 ②内容上:将自己的身世与蒋捷的身世相比,既是写诗人的亡国之痛也是在写自己为海峡两岸相隔的现状而心痛,同时又用少年不识愁滋味和晚年的亡国之痛做了一个对比,使这份痛显得更加浓重,此情此景让作者不禁心生冷意。作者引用这首宋词的目的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命运相似,心灵相通。 (4)请同学配音乐朗读。 (5)教师配乐朗读。 2、自由品读 小组合作赏析,从9至11自然段中任选一段,对其语言进行赏析。 (1)赏析方法:手法+内容+表达效果,(2)提倡个性化解读文本。 3、课堂小结 作者把题目定为“听听那冷雨”,却采用了这么多手法渲染了雨景之美,这看似矛盾的设计中,恰恰反衬了作者浓浓的乡愁,所以作者回忆到的雨景越美,他内心的痛苦就越强烈,正如作者所写:“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所以作者听到的雨是冷的,是充满了痛苦、无奈、凄凉的。 三、深度阅读 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写道:“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在诗人的眼中单单一个“愁”已经无可奈何了,可是作者除了愁之外,还有一种深深的担忧,下面请同学们对文本进行深度阅读,读一读文章的13段,想一想作者在担忧什么? 提示: 70年代的台湾,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声色光电的冲击下,逐渐变得暗淡,作为一个文人,余光中先生对这种现状感到深深的担忧。于是他在文末悲情的写道:“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前尘隔海”,指代海峡两岸分隔;“古屋不再”,暗指中国文化面临巨大的冲击,作者心中的乡愁与深深的担忧交织在一起,伴着这场冷雨,淋湿了他的灵魂。 四、课堂总结 余光中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他说:“这许多年来,我所以在诗中狂呼着、低呓着中国,无非是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左手写诗,右手写文。他的愁且浓且深且久远且绵延至无穷无极,淅淅沥沥,化成冷雨,淋湿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 《听听那冷雨》练习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薄荷(bó) 耀目(yào) 万籁(lài) 雷电霹雹(báo) B.滂沱(tuó) 青霭(ǎi) 仓颉(j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