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4节 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光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的分析与交流,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科学探究) 2、通过温度、重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调节的实例分析,培养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思维) 3、通过模型构建达成对“植物生命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这一概念的理解,形成稳态与平衡观,能够分析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生命观念、社会责任) 1. 大榆树在移栽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 影响桂花开花时间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什么? 思考 我们的校园 第一小组实验: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课前实验准备 第一小组课堂汇报:光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结果 光对玉米种子萌发几乎没有影响 第一小组课堂汇报:光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结果 番茄种子(嫌光种子)得萌发受到光的抑制 第一小组课堂汇报:光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结果 光照能促进莴苣种子(需光种子)的萌发 研究发现:萌发需要光的种子一般较小,储存的营养物质也很少 ? [资料1] 1937年,美国科学家弗林特(L.Flint)等在暗箱内利用不同波长的光源分别照射浸泡过的莴苣种子,种子的萌发情况如图所示。 结论:莴苣种子在 下萌发率最高,在 下萌发率最低。 红光 远红光 780~690nm,远红光; 690~622nm,红光; 622~597nm,橙光; 597~577nm,黄光;577~492nm,绿光;492~455nm,蓝靛光;455~390nm,紫光。 深度学习 [资料2] 1952年美国科学家博思威克(H.Borthwick)等用大型光谱仪将白光分解成单色光,处理莴苣种子。他们用红光(简称为R)和远红光(简称为 IR)交替照射莴苣种子,不同光照处理条件下,莴苣种子的发芽率如表所示。 深度学习 光照处理 发芽率(%) 黑暗 8.5 R 98 R→IR 54 R→IR→R 100 R→IR→R→IR 43 R→IR→R→IR→R 99 R→IR→R→IR→R→IR 54 R→IR→R→IR→R→IR→R 98 红光促进种子萌发,远红光可逆转红光的作用。 种子萌发率高低取决于 。 最后一次光照波长 结论: 第二小组课堂汇报:探究光对植物的颜色和形态的影响 实验课题:豆芽是在黑暗条件中培育的,它的细胞中不含有叶绿素,豆芽一旦见光,颜色和形态会发生什么变化? 黑暗培养:豆芽 豆芽 豆苗 从豆芽到豆苗植物的颜色和形态发生了哪些变化? 思考 莴苣种子黑暗培养 莴苣种子光照培养 第三小组课堂汇报:植物的开花与光照有关 光周期现象:生物对昼夜光暗循环格局的反应 植物种类 光照时间 长日照植物:小麦、大麦、菠菜、芹菜、胡萝卜等 在一个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大于一定数值(临界日长)才能开花 短日照植物:桂花、菊花、玉米、水稻、大豆等 在一个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小于一定数值才能开花 日中性植物:黄瓜、辣椒、茄子等 对光照时间不敏感 小组同学预习课本并查阅资料总结: 结论:植株的生长开花跟随着光的节奏,能保证正常的繁衍后代,也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深度学习 资料3:光调节植物开花的具体机制 结论:决定植物开花的是连续黑暗时长 (不开花) (开花) 1.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植株 生长 开花 衰老 种子 萌发 均受到 光的调控 植物能够对光作出反应,表明植物可以感知光信号,并据此调整生长发育,那么植物是怎样感受到光照的呢? 思考 1959年,巴特勒等检测到植物吸收红光和远红光的色素,将其命名为光敏色素 2.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 ),在 的细胞 内比较丰富,主要吸收 和 。(课本P106) 色素-蛋白质复合体 分生组织 红光 远红光 生理失活型 生理激活型 具有光受体活性,感知光信号 具有酶活性, 控制代谢过程 光敏色素的结构 光敏色素分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