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安八中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分。 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 2.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氧气验满 C. 液体加热 D. 量液体 3.小乐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燃烧匙内的白磷用电加热装置点燃,瓶内气压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测定,其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显著增加,其原因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从瓶内气压达到最高点直至时刻,瓶内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C. 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又显著增加,其原因是气体的体积减小 D. 通过时刻瓶内的气压值,可以计算得出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 4.下列食品包装措施中,不能有效防止食品腐败的是( ) A. 填充氮气 B. 填充空气 C. 填充二氧化碳 D. 抽成真空 5.下列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 氧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B.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的存在 C. 煤作燃料 D. 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正立在桌面上 6.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没有给试管均匀受热; 试管外壁潮湿; 试管口没有稍为向下倾斜; 忘了加催化剂; 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 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 高锰酸钾混有可燃物. 其中正确的是( ) A. 全部 B. 除以外 C. 除外 D. 7.下列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红色固体 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8.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装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 B. 为了防止氧气浪费,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C. 检验收集的气体是否是氧气,应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 加热时,应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然后再将火焰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 9.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在实验室中,收集一氧化氮时可选用的收集方法是( ) A. 排水集气法 B. 向上排空气集所法 C. 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D. 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10.在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氧气,鉴别他们的最好方法是( ) A. 用带火星的木条 B. 用燃着的木条 C. 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D. 分别称取各自的重量 11.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已知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关于实验,有如下说法: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实验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实验可观察到铜丝由红色变为黑色;实验取用铜丝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实验能证明空气中约含五分之一体积的氧气,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12.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 实验装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氧气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平衡气压,防止生成物污染空气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何时收集满 A. B. C. D. 13.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