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26323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4848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科,2017,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
  • cover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显微镜视野的光线很暗,可以通过调整 来调节视野的亮度。调节旋钮,降低镜筒时,眼睛应该注视着 。观察时, 要睁开。 2.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它是生物体最基本的 单位和功能单位。 3.生物都是由 组成的,是生物最基本的单位;第一个发现它的人是英国科学家 。 4.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也要靠 处理,如果没有它们,地球就将成为垃圾的世界。 5.放大镜的镜片又叫 ,镜片的特点是透明、 、 。 6.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 才可以看清楚。 7.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英国科学家 。 8. 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9.科学家发现昆虫头上的 就是它们的“鼻子”。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0.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科学家是( )。 A.罗伯特 胡克 B.列文虎克 C.简 施旺麦丹 D.奥斯特 11.放大镜的倍数与( )有关。 A.镜片的面积 B.镜片的凸度 C.镜片的直径 12.通过调节显微镜,观察到病毒在视野的左上方,为了使观察的病毒在视野中间,需要将装片向( )移动。 A.左上方 B.右上方 C.右下方 13.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草履虫 B.变形虫 C.金鱼 14.用干草培养微小的生物,倒入杯中的培养液最好选用( )。 A.鱼缸里的水 B.自来水 C.凉开水 15.下列观察对象中,适合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是( )。 A.蚜虫 B.流感病毒 C.叶片表面气孔 D.草履虫 16.如图所示为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生物,它可能是( )。 A.草履虫 B.变形虫 C.线虫 17.小红同学从显微镜的目镜中观察,看到的是黑乎乎的一片,此时她应该调整( ) A.反光镜 B.玻片标本 C.调节旋钮 18.制作洋葱表皮标本时,滴碘酒的目的是( )。 A.检测里面的物质 B.使图像明显 C.粘住表皮 19.下列关于微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肉眼看不见任何微生物 B.在酿酒、做面包、处理污水等方面都有微生物的参与 C.疫苗可以帮助人体产生抗体来预防相应疾病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0.如果将低倍镜变换成高倍镜,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的数量会变多。( ) 21.把放大镜移至眼前,来回移动观察物体,就可以获得清晰放大的图像。 ( ) 2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是第一个发现并提出“细胞”这一名称的人。( ) 23.所有的凸透镜都具有放大图像的功能。( ) 24.为了观察水中的微生物,我们应采用从超市中买来的矿泉水。( ) 25.电子显微镜可以把被观察的物体无限放大。( ) 26.牛奶能变成酸奶,是因为一种看不见的微小生物一一酵母菌的作用。( ) 27.科学家研究病毒时,选用光学显微镜比较合适。( ) 28.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需要薄而透明,制成玻片标本。( ) 29.除病毒和细菌外,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 四、连线题(5分) 30.观察微生物时,会使用下列实验器材,请用直线将实验器材与用途对应起来。 滴管 夹取实验材料 碘酒 放置需观察的物体 镊子 吸取少量液体 载玻片 吸取多余水分 吸水纸 染色 五、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8分) 31.请列举微生物对我们的健康生活有利有害之处。(至少各两条) 32.放大镜为什么又称为凸透镜,它有什么特点? 六、实验题(每小题2分,共8分) 3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小方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标本的图像模糊不清,要想看到清晰的图像,应该调节 。 (2)如图,要将图中的标本移到视野中间,应该把玻片标本往 移动。 图4 (3)为了能观察到更多的洋葱表皮细胞,可以选择下图中的 和 镜头的组合进行观察。(填字母) (4)小方观察后,同组的小明同学把显微镜移到自己面前观察,却只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