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26335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0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44次 大小:2881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科,2017,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
  • cover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地球内部的 在巨大的压力下会沿着裂缝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有的会冷却下来形成岩石,有的会冲出地面形成 喷发。 2.在地形图和地球仪上,蓝色表示 , 色表示平原、耕地和森林, 色表示山地和沙漠, 色表示冰川。 3.被带走的沙子在风或流水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 。(选填“戈壁滩”或“沙漠”) 4.火山和地震对地表的改变是剧烈的, 的作用和 的作用对地表的改变是缓慢的。 5.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做 。 6. 是地震发生的原因。强烈的地震后会导致地面裂缝、 等。 7.地球内部结构按从厚到薄的顺序排列依次是 、地幔、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8.我国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我国河流流向大多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9.地球分为三个圈层,最内部的圈层是( )。 A.地核 B.地幔 C.地壳 10.发生地震时,在教室的我们该如何自救?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马上收拾书包 B.快速离开教室 C.跑到空旷的操场避灾 11.由岩浆侵入到地壳上部或喷出到地表冷却凝固结晶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是(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12.大风将岩石破碎后形成的沙和土搬运到远方,而较大较重的众多岩石破碎物则留在原处,形成( )。 A.沙漠 B.戈壁滩 C.沙滩 13.下列现象会迅速改变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是( )。 A.一次强降温 B.火山喷发 C.海浪 14.地震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的运动 B.风力的影响 C.降水的减少 15.古人修栈道时,常用火烧岩石,待岩石温度升得很高时,再浇以冷水,这样岩石便爆裂了,这是人们利用( )能使岩石爆裂的原理。 A.动植物作用 B.流水作用 C.温度变化作用 16.流水的力量的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在“河流”的( )出现了冲积的泥沙。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17.为了模拟降雨对土地的影响,小科动手制作了一个“小山丘”模型,在土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再用喷壶向“小山丘”的顶部喷水。此时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小山丘”的形状没有任何变化 B.“小山丘”上被冲出许多细沟 C.流入盆中的水依然清澈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8.地震前会发生一些征兆,比如动物会出现惊慌不安、不进食、胡闹乱叫等异常行为。( ) 19.我家对面的山样子一直不变,所以地壳的结构稳定,几千年也不会发生改变。( ) 20.世界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地形地貌。( ) 21.地震和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形成的。( ) 22.由于受水、大气或生物的作用,岩石会发生破碎。( ) 23.长江三角洲是由千万年来岩层受到挤压形成的。( ) 24.我们一般采用对比实验来研究地震的成因。( ) 25.地球的结构由外到内依次是地壳、地核、地幔。( ) 26.大理岩、板岩都是变质岩。( ) 27.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多种多样。( ) 四、连线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8.将下列地形特征和形成原因连起来。 弯曲的岩层 水流变慢,泥沙沉积 长白山天池 地震 敦煌的雅丹地貌 火山喷发形成 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风的作用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雨水冲刷 五、简答题(3+4=7分) 29.火山喷发会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至少写出两点) 30.地震发生时我们在教室该如何自救? 六、实验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科学研究小组在研究“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的实验中,用泥土堆成两个坡度为30°的斜坡(如图所示),在A坡种上草皮,用两个一样的喷水壶在相同高度分别向两个坡面喷水,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两个斜坡的实验情况记录表 坡型 水流运行 汇入引水沟的水量 汇入引水沟的泥沙量 A坡 较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