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学科素养展示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检测模拟卷 一、选择题。(请在答题区填涂正确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火山喷发”模拟实验中.用酒精灯加热模型是为了( )。 A.模拟太阳的长期照射 B.将盒中的食物迅速烧熟 C.让地壳深处保持高温 2.观察世界地形图,可以知道( )。 A.陆地面积大 B.海洋面积大 C.海洋陆地面积一样大 3.妙妙削铅笔时不小心划破手指,会感觉疼,这个感觉与人体的哪个系统有关?( ) A.血液循环系统 B.神经系统 C.呼吸系统 4.夏天用棉被把棒冰盖起来,棒冰比暴露在阳光下( )。 A.化得快 B.化得一样快 C.化得慢 5.奇奇想做热传导实验,下列材料中导热性最好的是( )。 A.铜块 B.木头 C.塑料 6.吃火锅时,把金属勺浸在汤锅中,一会儿勺柄就无法用手直接拿,这种传热方式为( )。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7.冬天,分别用手摸金属制品和木制品,感觉( )。 A.金属制品更凉 B.木制品更凉 C.没有区别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降水形式的是( )。 A.冰圈 B.龙卷风 C.下雪 9.能说明喜马拉雅山脉曾经是海洋的证据是( )。 A.岩石成分 B.岩石颜色 C.岩石中的菊石化石 10.把颜色不同(白色、红色、黑色)的同种物体同时放在同一个地方,在阳光照射下,温度上升最快的是( )的物体。 A.白色 B.红色 C.黑色 11.黄河又称“浊河”,在黄河上游最有可能看到的是( )。 A.大量泥沙 B.带棱角的大石块 C.圆润的卵石 12.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险措施正确的是( )。 ①迅速跑到开阔地带: ②来不及撤离时,应迅速用书包等较软的物体保护头部,躲在坚固的课桌下等空间小的地方,就地避震; ③站着不动: ④使用电梯或者汽车逃命。 A.③④ B.①④ C.①② 13.科学家是利用了( )的原理来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有七种颜色 14.“猴子捞月”这个寓言故事说的是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里了,于是设法把它捞上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中的月亮是光源 B.天上的月亮是光源 C.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15.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为三个不同的圈层,其中最厚的一层是(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16.关于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保温杯有没有盖子,保温效果都一样 B.保温杯的双层结构并抽成真空的设计使保温效果更好 C.保温杯内壁镀银,可以减少热辐射 17.人在手指突然被某个尖锐的物体扎到时会迅速把手缩回来,这是人体的( )指挥人体做出的反应。 A.眼睛 B.心脏 C.大脑 18.火山的喷发物不包括( )。 A.液态的水 B.浓烟 C.岩浆 19.我们在树下可以看到斑驳的阳光,这是因为( )。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沿直线传播 20.我国古代学者墨子发现的“小孔成像”,其原理就是(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21.发生破坏型地震时,从地面开始震动到房屋倒塌,一般有( )的时间,是采取逃生措施的宝贵时间。 A.几秒到十几秒 B.几分钟 C.十几分钟 22.大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 )。 A.江河湖泊 B.冰川 C.海洋 23.中国的西部多( )。 A.高山 B.盆地 C.平原 24.在对钢勺进行加热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水上方的空气中有很多的“白汽”,这些“白汽”其实就是( )。 A.水蒸气 B.水蒸气冷却形成的小水珠 C.雾水 25.热量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向是( )。 A.从物体较冷的一端传向较热的一端 B.没有固定的规律 C.从物体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 二、判断题。(请在答题区填涂正确的答案)(对的涂“T”,错的涂“F")(10分) 1.河流对土地的侵蚀,既给人们带来了灾害,也带来了好处。 ( ) 2.地球仪上绿色和浅黄色的是陆地。 ( ) 3.冬天我们晒太阳时,太阳的热以热辐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