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一框 伟大的改革开放 (一)目标与导学 阅读课本31-35页内容和导学案找出下列知识点,时间5分钟。 (1)改革开放开启的标志、主要内容、意义 (2)改革开放的进程 起步阶段(1978-1992) 逐步深化阶段(1992-2012) 全面深化阶段(2012-至今) (3)改革开放的意义 (4)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原因 教学板块: 改革开放的进程及意义 (二)自学与探究 1.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2.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成果。统一答案。 国民经济:1978年全国人民公社社员有1.12亿人每天只能挣到0.11元,有1/3农民生活水平不如30年代;工业生产总值中重工业占比57%;人民出行方式是自行车和绿皮火车。 政治思想:“四人帮”被粉碎,但盛行“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思想。 国外现状:20世纪70年代末,一位日本记者访问重庆炼钢厂,看到两台正在使用的机器。他惊奇地发现这两台机器一台生产于1887年,一台生产于1905年,竟是清末张之洞从英国引入的。而日本炼钢厂已使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生产。 “文革”结束时中国面临的状况 “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邓小平 (一)改革开放的开启 (1)标志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2)内容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意义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易错提示】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改革开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改革 开放 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开放,即对外开放,就是主动扩大对外经济交往,放宽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名词点击:改革开放 P32相关链接 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目的是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水平,调整上层建筑使之与经济基础相适应,而不是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改变。 改革的实质: (P32相关链接) (二)改革开放的进程 小组合作:阅读教材P32-33内容,以数轴的形式画出改革与开放的进程,标注出关键时期的主要做法。讨论时间5分钟。 主要分为两条线索:对内改革线+对外开放线。 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的进程 十一届 三中全会 开启改革开放 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 十二届 三中全会 改革重点从 农村转向城市 南方谈话 党的十四大 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十四届 三中全会 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十六届 三中全会 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党的十八大 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设立海南省 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开放长江、内陆、沿边城市,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1978年 1992年 1984年 1993年 2003年 2012年 1980年 1984年 1988年 1990年 1992年 2001年 对 内 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