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尔滨市第四十七中学校"亚冬杯"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竞赛 选择题(每题2分,35题,共70分) 1. 鸦片战争最终以中国的失败而结束。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 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尼布楚条约》 2. 圆明园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华,举世闻名。 1860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然后纵火烧毁。英法联军这一暴 行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3. “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这是1905年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中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评价了太 平天国的历史功绩,也体现了这伟大历史事件的悲壮。1853年,太平天国起 义军定都() A.西安 B.南 京 C. 永 安 D. 安庆 4. 太平天国运动中,体现了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内容的是() A.《海国图志》 B.《劝世良言》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5. 历史学家范文澜说:“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 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就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范文澜分析的是太 平天国运动的 A.爆发背景 B.性 质 C.影响 D.失败原因 6. 洋务“自强”运动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等,仅仅触及了现代化的表 皮,而没有获得工业化的突破。下列属于这场运动领导人的是( ) A.林则徐 B.洪秀全 C.李鸿章 D.康有为 7.“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与丘逢甲写作这首诗《春愁》紧密相关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戊戌变法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1894年11月29日,美国记者克里尔曼发回国内的一篇通讯中说:“战后第 三日,天正黎明,我为枪弹之声惊醒,日人又肆屠戮。”这篇通讯中所说的 “屠戮”是指() A.济南惨案 B. 旅顺大屠杀 C.天京陷落 D.南京大屠杀 9.列强在中国开办工厂合法化、规模化,并取得在中国采矿及修筑铁路等特权, 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这种现象发生 在 (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10.甲午战争期间,严复发表《原强》《救亡决论》等政论文章,同时致力于翻 · 译事业,所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 严复此举意在( ) A.宣传民主科学 B. 推动教育发展 C.号召救亡图存 D.传播传统文化 11.为挽救民族危亡,康有为、梁启超等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该事件是() A.创办强学会 B. 百日维新 C.公车上书 D.创建兴中会 12.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清政府的统治腐朽 B.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剧 C.贪官恶霸横行乡里 D.贫苦农民富有斗争精神 13.“巨额赔款,按当时中国人口计算,平均每人摊一两银子,这是中国历史上 最大的一次赔款,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空前大规模的勒索。一纸条约,等于一 张卖身契。中国人民从此陷入了无休止的还债深渊。”这纸“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4.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在成立大会上决定创办《民 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宣传的主要思想是() A.变法救国 B. 民主科学 C. 三民主义 D.扶清灭洋 15. 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以下最能体 现“民生主义”的一项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16.孙中山(1866—1925)曾回忆说:“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 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清王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