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30817

【新课标】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变废为宝有妙招》教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日期:2025-04-03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6207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课时,第二,教学设计,教案,变废为宝有妙招,11课
  • cover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11课《变废为宝有妙招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减少垃圾 变废为宝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四年级 教材分析 该板块旨在通过探究活动“怎样才能让垃圾减量”,引导学生学习怎样进行垃圾分类,认识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再利用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教材引导学生开展变废为宝的创意实践活动,帮助他们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生活方式,学会有创意地节约资源和再利用资源,并逐步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的良好习惯。 本课时教学逻辑:减少产生生活垃圾的经验分享—在帮垃圾找家活动中学习垃圾分类—在拟人故事中感受垃圾分类的意义—开展“变废为宝”活动。教师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通过分享活动交流垃圾减量的经验;在“帮垃圾找家”和“阅读拟人故事”的活动中,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意义;在“变废为宝创意展”实践活动中,体会为什么说“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围绕垃圾分类进行讨论,帮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对垃圾分类的习惯。道德修养:引导学生懂得垃圾的分类及其意义,学会垃圾分类,发挥自己的创意使垃圾变废为宝。法治观念:通过自身体验、观察、调查研究、阅读感悟、举办变废为宝创意展、讨论等活动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健全人格:引导学生开展变废为宝的创意实践活动展,帮助他们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生活方式,学会有创意地节约资源和再利用资源,并逐步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的良好习惯。责任意识:能够创意地变废为宝,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资源的习惯。 重点 学生明白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再利用的意义,能做到资源再利用。 难点 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生活方式,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资源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激趣导入新课复习巩固:说一说,你知道的垃圾处理方式有哪些?垃圾处理的方式:(1)填埋法(2)焚烧法(3)堆肥法2小结并板书课题:变废为宝有妙招 文本学习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指名回答齐读课题 通过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同时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一:了解垃圾分类及其意义1.文本学习:减少垃圾产生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垃圾的产生不可避免。怎样才能减少垃圾产生,减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呢?2.图片+文本学习:减少垃圾产生(1)我妈妈出门买东西,都是自带购物袋,这样就减少了塑料袋的使用。 (2)我在扔废弃物前,常想想它还有没有利用价值。如我小时候的玩具,都送给邻居小朋友啦!(3)吃饭时,我会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饭,这样就减少了生活垃圾。(4)我买东西时,会先想一想,是不是真的需要买,原有的是不是真的不能再用了。 (5) 购物后用布袋子裴东西,这样会减少很多塑料垃圾的产生。(6)尽可能地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比如不浪费粮食,减少剩菜剩饭。(7)可以进行垃圾分类,把能够再利用的垃圾挑出来,循环再利用。(8)少用一次性的物品,减少垃圾的产生和资源的浪费。3.文本学习:垃圾分类放置如果把垃圾在源头就分类放置,有的可以直接再利用,有的可以经过回收、加工再利用,这样就能大大减少垃圾数量,还能让很多垃圾变为资源。4.图片+文本学习:垃圾分类标志认清四色垃圾桶 垃圾分类更清楚5.素材: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呢?6.图片+文本学习:垃圾分类有害垃圾: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废弃物。常见的有害垃圾包括废灯管、废油漆、杀虫剂、废弃化妆品、过期药品、废电池、废灯泡、废水银温度计等,有害垃圾需按照特殊正确的方法安全处理。7.图片+文本学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