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32302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5-01-1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448184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8课,冷战,国际格局,演变,课件,33张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时空坐标 18.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统编版|纲要下|第八单元◎二十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 部分 壹 冷战与两极格局 冷战原因 冷战序幕 两极格局 两极格局影响 何为冷战?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①冷战的时间: ②冷战的双方: ③冷战的方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1947-1991)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 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 根本目的: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实质: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抗、国家利益的冲突 观察下面两张图片,说说美苏两国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从战时的盟友变成了战后的敌手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1、冷战原因 合作探究:结合材料,分析冷战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二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首脑相继召开一系列会议,在缔结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后,建立了以美苏两大国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 ①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材料二:法西斯的消亡导致战时同盟合作的基础瓦解,使得美苏合作的共同利益消失,而美苏在战时同盟掩盖下的矛盾得以暴露,这些矛盾包括其固有的矛盾(如意识形态)以及战后美苏分配利益中的一系列矛盾,如波兰问题、土耳其问题、伊朗问题等。这些矛盾加深了双方相互间的怀疑和不信任。 ———沈志华《冷战五书》 ②二战结束后,美苏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材料三: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故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吾国为本身之最大利益以及为和平与人道计,对于此种责任,不能畏缩,不应畏缩,且在事实上亦未畏缩。 ———《罗斯福的演说》 ③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急剧膨胀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强大。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 ———杜鲁门 现在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凡是他的军队所能到达之处,他就强加他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斯大林 矛盾 国家战略 社会制度 世界霸权 姓“资”还是“社” ④美苏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意识形态也尖锐对立。 丘吉尔“铁幕演说”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在苏联的范围之下 —丘吉尔“铁幕演说” 美国的资本主制度 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 ⑤丘吉尔“铁幕”演说,为“冷战”推波助澜 苏联扩大东欧影响 社会主义国家 美国全球扩张 美国要当世界领袖 资本主义国家 苏联保障国家安全 总结:美苏冷战发生的原因 (1)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2)美苏战时同盟基础不复存在。 (3)美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尖锐对立。 (4)美苏两国国家战略和国家利益不同(根本)。 (5)丘吉尔“铁幕”演说,为“冷战”推波助澜。 2、冷战的表现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7年9月,由苏联和波兰等东欧国家成立,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帝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两个相互敌对与斗争的阵营。 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由杜鲁门发表,宣布世界已经分裂成两个对立的营垒,美国将支持所有反对共产主义的国家。是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 (1)政治上: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思考:“杜鲁门主义”的目的什么? 实质:公开地反苏反共,干涉别国内政; 目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