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风险叠现,不懈应对 【课程引领】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雅江流域地质灾害堵江事件 从区域视角分析主要地质灾害 人地关系 【核心素养】 1.区域认知:以雅江流域分析地质灾害特点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提高获取区域信息的能力。 2.综合思维:说明常见地质灾害的成因,把握各种地质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3.地理实践力:结合米林地震和加拉村滑坡,树立避灾、防灾意识,掌握一定的求生技能。 4.人地协调观:加深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①以科考小分队为单位,以抢答的方式(无需举手,直接站立)回答问题,获取积分;对其他小分队进行评价或补充获取2分。 ②课堂中,累计积分最高的小分队优先选择实验材料。 课堂规则 ———初识地震 地动高峡覆城乡 阅读课本106页第一段,完成“模拟地震的发生过程”实验 第六章 第二节 地质灾害 实验目的 模拟地震发生的过程,感受地震的震动 实验材料 泡沫板、粘土 实验步骤 ①各分队队长双手抓紧泡沫板的两端,将泡沫板向中间挤压、持续用力至折断。②队长描述手部感受,大家观察泡沫板及其上面房屋、道路等的变化。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积分:4) 1.完成“模拟地震的发生过程”实验。 第六章 第二节 地质灾害 实验目的 模拟地震发生的过程,感受地震的震动 实验材料 泡沫板、粘土 实验步骤 ①各分队队长双手抓紧泡沫板的两端,将泡沫板向中间挤压、持续用力至折断。②队长描述手部感受,大家观察泡沫板及其上面房屋、道路等的变化。 实验现象 泡沫板折断时会听到咔嚓声音,手有麻木感,泡沫板上道路损坏、房屋摇晃甚至倒塌。 实验结论 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或弯曲。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 (积分:4) 阅读课本106-107页图文 2分钟 第六章 第二节 地质灾害 (1)结合地震模型简述地震带来的危害。(积分:3) (2)分析材料二中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不同的原因。(积分:2) 结合地震模型简述地震带来的危害。 (积分:3) 分析材料二中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不同的原因。 第六章 第二节 地质灾害 (积分:2) 分析材料二中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不同的原因。 第六章 第二节 地质灾害 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用地震烈度表示。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地震烈度的大小与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等有直接关系。 (积分:2) 加拉村 ———再探滑坡 峰危石落断雅江 堰塞湖 加拉村 ———再探滑坡 峰危石落断雅江 阅读课本108页第一段,结合材料,独立思考。 3分钟 第六章 第二节 地质灾害 1.指出上述材料中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说明该灾害的成因。(积分:4) 2.据卫星地图和资料包为加拉村搬迁选址。(积分:3) 滑坡壁 岩体、土体 滑床 滑动面 说明滑坡的成因 第六章 第二节 地质灾害 滑坡壁 岩体、土体 滑床 滑动面 (积分:4) 说明滑坡的成因 第六章 第二节 地质灾害 地质:断层发育,岩体破碎 地形:山区地势起伏大 植被:植被覆盖度较差 动力: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 自然原因 滑坡壁 岩体、土体 滑床 人类活动 工程建设频繁 破坏植被和土体结构 滑动面 (积分:4) 据卫星地图和资料包为加拉村搬迁选址。 第六章 第二节 地质灾害 (积分:3) 设计对比实验模拟泥石流的形成过程,分析泥石流形成条件。 第六章 第二节 地质灾害 水槽 木块 (厚、薄) 喷壶、量杯、洒水瓶 (孔疏、孔密) 人工草皮 泥沙混合物 分析泥石流形成条件。 第六章 第二节 地质灾害 分析泥石流形成条件。 第六章 第二节 地质灾害 地形 山区地形陡峻 植 ... ...